研讨主题 > 正文
王宏伟:应急广播是应急管理和管理传媒相结合
2013-07-03 23:36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发言
中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 7月2日,我国传媒界多名顶级学者、媒体代表和政府应急救灾部门负责人汇聚北京参加“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应急广播的声音——‘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试验意义”研讨会,讨论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媒体应在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研讨会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震后联合四川、雅安、芦山三级广播电视机构启动的“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这一面向当地群众的新传播方式为主要对象,研讨了灾后灾区受众的信息需求、应急信息在灾区传播的规律等问题。
亲身参与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工作的新闻工作者、青年志愿者、救灾志愿者等从不同层面介绍了应急电台运行的情况及其对应急电台的认识。与会学者认为,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专门面对灾区群众,传播当地特定的灾害预警、救灾物资发放、重建安置等信息是媒体的重要社会责任。目前这一领域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4·20地震后的启动,恰恰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表示,应急广播是应急管理和管理传媒相结合的一种手段,要用传媒这个手段来反映一些应急管理的理念。在芦山电台试运行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反映出社会公众多样化的需求,能够起到贯彻政府方针政策的作用,能够协调和联合多方的力量,收集和引导社会的舆论。许多人觉得应急广播似乎只有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才能够发挥作用,其实不是这样,应急广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实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宣传教育。要办好这个应急广播,应急广播系统首先要明确自己有一个非常神圣的职责,就是教育和自我教育。所谓的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公共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所谓的自我教育就是说你的应急广播系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完整的掌握应急管理的规律和知识。否则你铺下去的一些工作人员,那么你可能往上报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不能反映应急管理的一些规律。
第二,应急广播应该是在监测、预警,特别是信息发送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预警也是一种沟通的手段,从沟通的规律来讲有信源、信道和受众。一个预警信息要想有效,可能要做到几点:
第一,信源一定要非常权威、非常有效。应急广播系统从建立开始的第一天就应该维护自己的这种科学性和权威性,一旦信源没有信用之后,别人可能就不太关注,不太去相信。
第二,应急广播这种传播的手段要跟其他一些传播媒介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在应急的过程当中,他会通过两个以上的渠道去寻找信息。当这个信息一致的时候,他倾向于采纳,当信息不一致的时候,他可能就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了。各种信道之间相互的联合,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信息要想发挥重要的作用,预警信息要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公众,并且促使公众采取正确的避开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我前面说的一点也很重要,平常的宣传、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这次雅安地震最大的问题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非常充足,但是由于信息和交流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一个瓶颈。外来巨大的供给和灾区内部对于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资巨大的需求之间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对接。交通是一个因素,其实还有一个就是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应急广播可以在实现应急管理有序化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急要有利、有序、有效,有需要放在第一位,有序才能有利,有利才能有效。将来应急广播可以在突发事件响应中,特别是初期响应过程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规避初期的这种无序和混乱的状态。
第四,应急广播在恢复阶段也能够有效的对接供给和需求。特别是在大量的社会捐助方面,物资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怎么样有效的对接,如何去兼顾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应急广播在提供信息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安红丽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