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三部门发通知开展新型信贷担保 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2017-05-21 11: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合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通知》,力争“十三五”期间,双方年度合作落地项目融资额度不低于500亿元。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供给,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现代金融的强力支撑。当前,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处于搭框架、构体系、建制度、明规矩的关键阶段。近日,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都涵盖了哪些内容?对我国的农业信贷体系发展又意味着什么?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刘瑜颖认为:

  刘瑜颖:一般来说,农业投入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政府补贴支出,二是自身经济积累,三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的信贷。对于农业结构调整,政府往往只能是出政策,而结构调整中所需要的资金和风险成本只能是农民自己与金融机构来承担。农民收入的不确定以及积累有限,致使农业投入的大部分资金只能依靠金融机构的信贷了。

  在一些金融机构看来,靠天吃饭的农业,收入效益并不稳定。涉农金融合作,盈利小不说,风险还过大。所以,农业金融业务往往被很多银行视为风险业务。

  如何让金融机构敢于向第一产业中的主体和农民个人贷款呢?关键在于分担风险。按照商业银行的担保办法,农业主体们拿不出有效的质押和抵押物,最终只能走担保这条路,但农业担保市场的主体明显不足。

  为了壮大发展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曾于2015年启动了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2016年成立了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指导委员会。当前,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处于搭框架、构体系、建制度、明规矩的关键阶段,目前,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省级农业担保公司是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中的重要载体。

  对于省级农担公司政策性业务实行“双控”标准。一是控制业务范围。只能担保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以及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二是控制担保额度。单户在保余额控制在10到200万元之间,对适合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地区可适当放宽限额,但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通知还要求,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建成贴近主体、覆盖全国、紧密可控、运行高效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

  如何让农业主体们贷到款,让金融机构放心贷,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就是中间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的建立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让结构调整中的资金自由流通,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建立,目的是服务,运作上坚持市场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确保农业信贷担保为农、惠农,而不脱农。因此要加强担保监督,千万别让惠农贷款的用途走了样。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供给侧;融资;信贷;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