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邹城:移风易俗劲吹文明节俭风

2017-07-27 11:38:00来源:农民日报

  盛超郑莹莹本报记者程天赐

  “婚礼虽然办得简单但是有特色有意义,只要婚姻幸福,比什么都强......”近日,谈起刚刚举办的婚礼,邹城市北宿镇小北村的新娘肖榕特别高兴。没有吹鼓手,使用小音响,取消下轿钱,一桌十个菜……小北村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一切从简赢得了群众认可。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移风易俗坚持“群众满意、勤俭节约”的原则,积极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努力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目前,该市895个村居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和谐新风尚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立规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以前讲排场,浪费钱不说,还弄得大家筋疲力尽。现在简单的‘四大碗’,虽然清淡了,但是大家吃得特别香。”邹城市凫山街道的孟大爷在红白事上干了20多年帮厨,感触特别深。

  治理婚丧陋习,关键在于得民心。邹城市专门成立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指挥部,印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指导标准》。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方式,引导各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诟病的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作为工作重点,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办理流程、具体标准宣传到户,破除陋习,遏制奢侈浪费,切实为农民减负,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支持。很多群众说,这样的规矩立得好、立得及时,立到了群众心坎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邹鲁大地吹起了一股“节俭风”。

  惠民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落实惠民政策完善设施配套,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这是邹城推进移风易俗的硬举措。该市不断完善配套村居红白事服务设施,累计在200个村居规划建设了红事堂、白事堂,购置音响设备、彩虹门等免费供群众办理红白事使用。加快养老设施建设,2006年以来,邹城市累计投入养老资金8亿元,实施惠及老年人的财政补贴政策23项,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86处,其中敬老院16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8处、农村互助养老院163个。全面落实殡葬政策,该市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完善城区殡葬设施,建成村级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堂共20处。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累计为900多名救助对象免除殡葬费用60余万元;率先免除城乡居民基本火化费,为1.38万名城乡居民免除基本殡葬费用355万余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依法治理违规土葬、乱埋乱葬等行为,规范了行业秩序。

  重宣传舆论引导典型带动

  邹城市峄山镇大庄二村连续22年开展“文明村民”评选活动,22年来共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1800余人次。村里去年建的公共祠堂将原来的30亩墓地节约为耕地,解决了“老坟地”难题。大庄二村已成为邹城展示移风易俗工作的先进窗口。通过现场观摩,带动了邹城一大批村居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

  在邹城,像大庄二村一样的移风易俗先进村居还有很多。具体工作中,该市注重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充分发挥先进村居、重点人群的引领作用,让他们现身说法,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辐射周边后进村居和人群。同时,不断加强宣传教育,举办“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孟子学堂、“三新四美”讲座等活动,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编排制作移风易俗说唱快板,录制《致广大村民群众的一封信》,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和“践行移风易俗,争做文明市民”万人签名承诺活动,将移风易俗根植人心。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移风易俗;文明和谐;文明市民;好媳妇;该市

邹城:移风易俗劲吹文明节俭风

“婚礼虽然办得简单但是有特色有意义,只要婚姻幸福,比什么都强......”近日,谈起刚刚举办的婚礼,邹城市北宿镇小北村的新娘肖榕特别高兴。没有吹鼓手,使用小音响,取消下轿钱,一桌十个菜……小北村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一切从简赢得了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