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未来让农业发展更绿色!农业部决定启动这“五大行动”

2017-05-11 15:32: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近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五大行动,目的就是让农业发展更加——

  绿 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民应该坚持的发展理念。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介绍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关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

  实施区域

  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整县推进。

  目标

  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近两年出于保护本地环境的目的一些地区划定了“禁养区”,关停畜禽养殖场。农业部如何统筹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

  现在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已经达到56%,我们吃的肉蛋奶多半都是规模养殖场生产出来的。规模养殖场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确实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粪污。

  大规模化肥的使用,原来的有机肥变成了被嫌弃的粪污。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客观阻断了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通道。

  农业部一直重视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就提出了畜牧业发展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产并重,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畜牧业。具体工作中,在三方面做好统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做好统筹,坚持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三者并重。在畜牧业发展中解决粪污污染问题,通过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用绿色发展的办法推动畜牧业提档升级。我们既不能无视养殖污染而单纯地追求畜牧业发展,也不能不顾历史发展阶段和基本条件,对养殖场一关了之、一禁了之。畜牧业发展是长期历史形成的,造成的问题也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我们提出来对于一些养殖场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在环保方面不能简单的今天提要求,明天就要达到,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在工作部署上要统筹。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年度工作安排,无论是政策设计,还是投资安排,我们都注意做到保供给和保环境的协调平衡。

  第三,在工作责任落实上要统筹。关于生猪布局调整的问题,大家知道,南方水网地区因为水环境相对比较敏感,承载能力相对有限,养殖和水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下一步,农业部将立足全国生猪布局调整,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东北地区打造成全国猪肉产品重要供应基地,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实施区域

  突出重点品种,就是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品牌茶叶;以果菜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为重点,2017年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示范。

  目标

  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我们提到力争2020年我国果菜茶优势产区的化肥用量将减少20%以上,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要减少50%以上。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如果按期实现,我们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已经实施了三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化肥使用量基本接近零增长,增速在减缓,有的省份已经是负增长,这个氛围正在形成。

  我们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主要是“五动”。

  一是政策扶持促动。现在农村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农民用农家肥费时费力,所以我们要通过政策引导来支持农民应用有机肥。

  二是农牧结合联动,鼓励就地就近利用好畜禽粪污等畜禽废弃物,施用有机肥。这次示范县里选择的也是养殖大县,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三是技术创新驱动。比如说畜禽粪污的堆沤环节,还有使用商品有机肥,再有就是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环节。

  四是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对有机肥的利用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发挥他们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的示范作用,引领有机肥替代化肥。

  五是品牌基地推动。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农产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特色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

  以玉米秸秆处理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黑土地保护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

  实施区域

  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率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目标

  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新增秸秆利用能力2700多万吨。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提出对东北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试点,推动出台补贴政策,这60个玉米主产县的名单是否确定?补贴政策与去年会有哪些调整?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我们提出在60个县开展示范工作,具体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还需进一步沟通,按程序进行遴选。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落实,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方面。比如还田政策,一个是补贴农机、补贴耕作,还田深翻需要大马力机械,深翻25公分以上,成本也会增加,这就需要补贴大马力机械,补贴深翻方面的投入。离田方面,需要对打捆机械补贴,对组织实施离田的专业化组织进行补贴。

  东北作为我国大粮仓,户均秸秆产量远高于全国水平,但它的综合利用率却比全国水平低。请问,如何针对东北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东北地区一方面秸秆总量大、还田腐熟慢、离田成本高,另一方面东北黑土地亟待提高有机质含量,冬季农民又有强烈的取暖需求。

  我们开展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将围绕提高秸秆农用水平、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化利用水平这“四水平”的提高,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三大主推利用方向,切实做好“七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强化政策配套;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四是强化市场引领;五是强化区域聚焦;六是强化绩效考核;七是强化宣传培训。

  农膜回收行动

  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实施区域

  以西北为重点区域,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

  目标

  力争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地膜覆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白色革命”,但是农村地膜残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请问如何处理好“白色革命”和“白色污染”这一两难问题?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地膜回收利用,一是加强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二是加强地膜回收治理,大力实施“五个一”地膜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地膜科技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可降解地膜的试验和示范。

  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逐步推进长江流域全面禁捕,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禁捕,修复沿江近海渔业生态环境。

  目标

  力争到2020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实现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海洋渔业资源总承载能力相协调。

  农业部将如何推动新的伏季休渔制度,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这两项工作?另外,在海洋牧场建设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

  第一关于伏季休渔的制度调整,为确保新的海洋伏季休渔得到落实。5月1日农业部联合中国海警局在浙江象山、北方的大连和南方的三亚这三个地区同时开展了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专项执法行动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来开展。重点区域有两个,一个是渔港、一个是渔场。重点时段就是伏季休渔期间的一头和一尾和特许捕捞实施期。

  关于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的问题。我们采用先退后禁的方式,先推动保护区捕捞渔民退捕上岸,再对相关水域颁布禁渔令,稳步推进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引导、地方兜底”的原则,统筹推进渔民上岸安居、教育、医保、低保、养老以及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拓宽退捕上岸渔民增收渠道,力争做到渔民退捕有保障、保护区禁捕不反弹。

  关于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者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者躲避天敌生物所需要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2002年以来,农业部积极支持地方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截至到目前,全国已经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55.8亿元,这里面包括有政府引导,也有地方和企业的投资,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相结合,全国年度接纳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成为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本文来源:农业部官网、中国农业新闻网、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农业部;海洋牧场;粪污处理;化肥;商品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