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第一书记争“第一”

2017-01-28 18:58:0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根深方能叶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依托。从2015年起,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分批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全职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两年。目前,第二批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已全部完成,覆盖全市234个低收入村。

  第一书记如何担当“第一”?一年多来,北京全市623名第一书记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坚持情怀第一,真情融入,争做干部群众的“暖心人”;坚持帮扶发展第一,整合资源,成为凝聚农村发展动能的“立足点”;坚持党员身份第一,固本强基,化作稳定基层的“定盘星”。

  实践证明,选派村第一书记是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管根本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委主任孙文锴总结说:“选派村第一书记是一项好制度,有效推进了城乡结对共建;第一书记队伍是一支好队伍,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资源丰富,推动了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第一书记工作实现了一个良好开局,在帮助理清思路、链接社会资源、破解难点问题、规范村务管理、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隆冬腊月,年味渐浓。记者走进京郊乡村,听第一书记们敞开心扉谈起一年多来的感受,听干部群众一言一语讲述村子的变化,记录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给北京基层带来的新气象和新风尚。

  “情怀始终放在第一位”

  ——从被村民“将”在台上,到被村民“挂”在心里,一年多来,第一书记们主动撕掉标签,把工作做到村民的炕头和地头上,在干部群众中重新认识了“我是谁”

  尽快融入基层环境,取得干部和村民的信任,是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的前提。对第一书记来说,驻村那一刻,群众就已经在眼前,而路线怎么走,取决于第一书记如何认识和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不管你是第一书记还是第几书记,也不管你是从哪来的,不给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管你是第几书记!”大兴区北臧村镇北高各庄村的第一书记郭弘波,在与村民第一次集体见面上就被郭大爷一句话“将”在了台面上。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许多第一书记在刚进村时都遭遇过与郭弘波类似的尴尬。究其原因,一方面,村民对这些“上头”派来的干部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带来实惠。而另一方面,在村民眼里,干部们终究是“外来的和尚”,能不能念好本村的“经”,他们是怀疑的。

  不管是“上头派来的”,还是“外来的”,都是第一书记身上贴的标签,在无形中也让他们与村民产生了距离。要得到村民的接纳,第一书记唯有主动撕去标签。

  35岁的郭弘波坦言,撕掉标签的过程“很疼,很难受”。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周住在村里至少三四天。白天,他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村民推门就能进;晚上,他办公室的灯是亮着的,村民有事就能找到他。这样的工作模式和节奏是郭弘波之前在机关里所不能想象的,如今,他却习以为常。

  市里的机关,离农村有多远?市里的干部,离农民有多远?过去,京郊的村民们很难回答,即便碰见市里下乡来的干部,他们也总是刻意躲闪。但是现在,村民主动请第一书记到家里坐一坐、聊一聊的现象很常见,不少村民感叹:“原来‘市里领导’就是‘咱自家人’。”

  新气象的出现,离不开第一书记的情怀和实干。今年元旦之夜,郭弘波在微信里写下这样一段年终总结:“开着自己的车,拉着村里的西瓜,送到消费者的手里时,一句‘现在村里的书记都这么年轻啊’,让我不仅知道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更知道了自己应该有的样子。当扛着北高各庄村西瓜采摘季的宣传道旗,帮着瓜农一户一户插在地头,远远听到他们说‘这个书记像个样子,真替我们着急,为我们干事啊’,我意识到,瓜农知道‘我是谁’了。”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过去,第一书记刚下村时经常说是“去村里”,不知何时,“回村里”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由“去”到“回”,一字之差生动地体现了第一书记们已经把派驻村当成了家。“这个家虽也为柴米油盐操心,也会吵架拌嘴,但要是一天两天不回去,心里就会生出无数的牵挂。”这是许多第一书记共同的感受。

  从被村民“将”在台上,到被村民“挂”在心里,戏剧性变化的背后,是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一书记们学会把感情放在第一位,主动撕下“我是市里干部”的标签,重构“我是为村民服务的村干部”的身份,在群众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第一;书记像;村民;将;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