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作家文库》2月18号开始播出《金钉》

2018-02-08 11:50:00来源:
美国太平洋铁路,
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使美国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大国。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谁?
是来自遥远中国的广东农民!
他们以一千多个鲜活生命的代价,
完成了这个几乎无法完成的工程。
然而在一个多世纪里,
这些沉默的“金色道钉”被无视和遗忘了。
田野调查传记《金钉》,
重走太平洋铁路,
寻找沉默的道钉。
    2月18日,娱乐广播《作家文库》将播出长篇连播《金钉》,带你走进美国华人150年时光隧道,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
    播讲人赵俐,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从事有声语言教学20余年。著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个性化思考》《普通话教学新路》等多部专著。2017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纪实文学《大国担当》。
    《金钉》作者沈卫红,浙江杭州人。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一个杭州人为什么写了一部关于广东人的书?
    作者自述(转载自“广东人民出版社”网站)
大学毕业后,我就分配到广东省侨办工作。没多久,我就接到第一个重要外事接待任务,为斯坦福大学的张少书教授回开平寻根做准备。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美国华人有寻根的传统。
张教授的父亲是浙江人,母亲是广东开平人,他和浙江的亲戚有联系,他希望回到开平寻根,他的母亲姓方,但他只能提供“祖籍开平”这个唯一的信息,至于哪条村,他不知道,因为他母亲的祖辈是从开平出洋的。
我记得特别清晰。我和另外一个也是刚刚大学毕业到侨办工作的男同事先后三次到开平。我们俩在广州中山八路坐长途汽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到开平要坐好几个小时,到开平后,开平侨办的一位同事陪我们下乡。
由于开平方姓是大姓,方姓聚居的村庄不少,开平的同事事先根据张教授母亲的名字查找了几个村,设定了疑似的几个地方。我们先走访了赤坎镇上的几户方姓人家,感觉不像,于是直接到村里。
开平农村山多,因为华侨捐资修路,所以不少路都铺了水泥,但进村的路还是泥路多些,有些颠簸。我们走访了几条乡村,访问了多位老人,每次访谈的结果都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不过,有两个事情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美国或加拿大,他们的长辈都是去美加修铁路的;另一个印象是每个村口都有池塘和榕树,有的村口有“碉堡”,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碉堡”叫“碉楼”,是老华侨回来自建的带有防卫功能的别墅,因为开平一带山贼多。
最后,通过村里老人兜兜转转的介绍,我们找到一个自然村,晒谷场上有一间村委会杂物房,村长找到一本泛黄的方姓族谱给我们看,发现有跟张教授母亲有关的信息,她家有亲戚住在广州盘福路。
根据查到的线索,我和广州盘福路的方家联系上,确认了张教授的母亲和他家的关系。然后,我和同事一起画出了张教授母亲和广州亲戚的family tree,传回给张教授。当张教授第一次回开平寻根时,我充当翻译兼陪同。
这次乡村走访,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因为这个过程曲折,加上自己初生头犊不怕虎的斗志,所以才会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这些年来,由于自己的工作经验慢慢有了积累,对广东侨乡的了解慢慢深入,越来越觉得广东侨乡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一条村连着一个国家,如美国村、加拿大村、古巴村、巴西村等等,在城里人还在热烈讨论如何致富如何全球化时,这些村民早就迈开步子闯世界去了。
所以,我一直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广东侨乡的变迁,对广东侨乡拥有如此丰富之文化特色却不被世人了解,越发不可理解。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正如火如荼。一天,我带了一个德国华裔学生夏令营登广州白云山,同学们很兴奋,将一面申奥红旗插到白云山顶。同事通知我晚上回单位看一个电视片。我从营地匆匆赶回单位,六楼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很多同事,他们也是被叫回来看片的。
原来是山东电视台带来的六集纪录片《铁路华工》,周导演介绍说,他们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拍了这个片子,因为广东是华工的故乡,所以特地请广东侨办的朋友们审审片子,提提意见。
纪录片里有两个镜头令我铭记于心——一个是铁路边小镇上的博物馆里有很多华工用过的瓷碗(成碎片了),一个是在铁路边有一个无名华工墓。
看片中间休息的几分钟,我倚靠在六楼走廊的栏杆上,望着寂静的夜空,百感交集。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电视镜头了解广东人在美国修建的太平洋铁路。虽然纪录片的信息量不是很大,但山东人的魄力让我由衷敬佩,它在我眼前打开了一个窗口,我开始认真关注起美国铁路华工研究情况。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会去五邑侨乡调研,特别是负责侨刊乡讯和外宣工作那几年,经常会去农村调研,因为在五邑地区,仅镇、乡、村、学校、族姓办的刊物就有80多种。刊物大多由本地退休教师或退休侨务干部主编,每次跟他们聊天,听到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阿爷是去美国修铁路的,”往往还会补充一句“我们整条村的人祖辈都是去美国修铁路的”。再细问其祖辈在美国修铁路的情况,就没有下文了。
这一方面说明“去美国修铁路”已经成为五邑侨乡人民的出洋传统,凡是去美国的,几乎一律用“去修铁路”来指代;另一方面也说明早期华工原籍地村志或族谱对出洋华工的身份记载是缺乏的,加上侨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同一个村,其海外人口比村里人口多得多,要在村里寻找铁路华工历史,难上加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006年前后,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报道美国铁路华工后裔赵耀贵先生出版《跨州铁路的无名建设者》一书的故事。
赵耀贵先生是一名航空工程师,退休后在一次旅行中偶然去到了位于犹他州普罗蒙特雷的金色道钉博物馆,发现博物馆里有很多中国人修建太平洋铁路(又叫跨州铁路)的照片,从此萌生兴趣,走上了寻找铁路华工历史的寻根之旅。
他在位于萨克拉门托的加州铁路博物馆里发现了尘封百年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工资档案,发现1864年1月已经有华工的工资记录,而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是华工于1865年2月参加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
这让我对中国人到美国修铁路的历史有了新认识。我做了道数学题,惊奇地发现:在太平洋铁路西段——中央太平洋铁路1104公里的铁路线上,有95%的工程是在华工加入筑路大军后完成的,其代价是平均每2英里的枕木下埋葬了3名华工,1200多名华工被夺去了生命,20,000磅尸骨被船运回中国。近2万名华工参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
当1863年1月中央太平洋铁路动工时,人们计划将用至少14年时间来完成太平洋铁路东西全线,出乎所有人想象的是,中国人只用了6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人做了40年的梦想,美国太平洋铁路被誉为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
儒勒.凡尔纳在其小说《80天环游地球》里这样描述太平洋铁路:正是有了这条铁路,80天环游世界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过去即便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从纽约到旧金山也要走6个月,而现在只需要7天。
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人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华人历史上一个具有教科书意义的伟大事件。这一方面是因为太平洋铁路筑起了一个令美国人至今都引以为荣的美国梦,美国因为这条铁路而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大国,而美国西部尤其加州进入了狂飙式发展;另一方面,因去美国修铁路而引发的近代五邑侨乡移民潮彻底改变了五邑乡村的格局。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对美国早期铁路华工的认知甚少,宣传更少,即便在广东,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也不多。
2012年,广东决定编修《广东华侨史》。作为至今仍对美国华人和广东侨乡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段里程碑历史,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调查研究,变得更加迫切。
2014年,广东省侨办和《广东华侨史》编史办决定与南方日报合作,派出精干团队重走中央太平洋铁路,沿途收集史料,特别是要沿途推出一系列报道,为广东人在美国的这段伟大历史竖碑,为弘扬粤侨精神鼓与呼。
这是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有组织地到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华工史料。我很荣幸成为调研团的一份子。
期间,我参与了该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锻炼,每一步的新发现,都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谛。
这项工作最艰难的时候是在启动阶段,从哪里找突破口?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找到当年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的后裔,而首先要找的人是赵耀贵先生。
我通过美国朋友联系上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的郑舒兰女士,在她的热情帮助下,经多方联系,得知赵耀贵先生已于前几年去世。这个悲伤的消息让我难过。
过了几天,郑女士联系上了几名铁路华工后裔,包括我从网上发现的美国畅销书作家邝丽莎。后来,我又联系上了美华协会犹他分会的陈小涟女士,得知每年5月10日犹他州都会举办金钉节活动,并且在盐湖城还有几位铁路华工后裔,她和他们都很熟。我开始觉得有点头绪了。
然而,我始终找不到跟中央太平洋铁路最艰难工程——西艾拉内华达山相关的调研切入口。
就在我和调研团成员努力寻找各种途径为这次重走铁路做准备时,有一天,我接到儿时小伙伴吴薇的电话,我居然听到她现今住在西艾拉-内华达山脚下的城市雷诺,对山上的唐纳关很熟悉。这就像做梦一样。
当调研团从广州出发前往美国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去完成一项使命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虽然一个半世纪过去了,铁路沿线居民对太平洋铁路的自豪感丝毫未因岁月的纷扰而褪去,相反,太平洋铁路至今仍是他们心中的光荣和梦想。
他们会热情地告诉你当年中国人是怎样不可思议地用双手和黑炸药修筑了这个伟大工程,本地民间组织和历史协会也在几个重要铁路遗址上立了纪念碑,向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的中国人致敬。
我们从旧金山出发,沿着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萨克拉门托直到终点盐湖城普罗蒙特雷,完成了对几个重要铁路城市的寻访。一路上,我总被一种质朴的温暖感动着。
街边的一张小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帅哥告诉我们城里有几间华人废弃的破屋
在拉夫洛克,我遇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中国迷”拉里先生,这位善良的老人为了一个承诺,多年来悉心守护着当地的华人公墓,每年清明节,他独自一人去华人公墓,按中国人的方式拜祭这些无名华工。
我和儿时小伙伴吴薇的重逢竟然是在唐纳峰上。这是那姆先生在介绍1995年拆除6号隧道防雪棚的情景。
在温尼马卡的洪堡县博物馆,热情的工作人员看到我手忙脚乱地翻拍唐人街照片,贴心地对我说:你这样太辛苦了,这些照片我们都有电子档案,我发到你的邮箱吧。就在我离开洪堡县博物馆几小时后,一套珍贵的温尼马卡唐人街照片已经传到了我手里。
巧合的是,就在我们抵达盐湖城的第二天一大早,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华人中迅速传播开来。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劳工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纪念活动,将铁路华工集体请入位于首都华盛顿宪法大道200号的劳工部大楼荣誉堂(Hall of Honor)。劳工部的荣誉堂建于1988年,原先叫名人堂(Hall of Fame),目的是为纪念在各个领域作出独特贡献的美国人或集体,迄今已有50位个人或集体获得这一荣誉。铁路华工集体入选劳工部荣誉堂,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正式表彰铁路华工在建设太平洋铁路中的独特贡献,也是对铁路华工在美国西部大开发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予以正式肯定。
这是一个迟来的荣誉,是几代美国华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生活在盐湖城的铁路华工第四代后裔余黄铿娟女士说:“铁路华工不仅参与了两条铁路的合拢工程,而且他们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的后代可以成为这个伟大国家的一部分。”这道出了许许多多美国华人的心声。
沿着中央太平洋铁路一路走,带给我的震惊太多太多,比如华人神庙,比如正在消逝的唐人街,比如在铁路合拢点铺设铁轨的八名华工究竟是谁,比如现存的最后的铁路华工营遗址,比如华人参与金钉节的由来等等,许多历史是以前我们所不了解的。
我被一种越来越沉重的责任意识驱使着,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应该做点什么。
当我满怀着敬畏之心穿越时光隧道去寻找金山上的中国人足迹,试图把一些碎片、一丝或一毫的线索拼接起来,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起来——铁路修到哪里,华工就走到哪里;华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唐人街——这正是广东人的足迹,是广东人在太平洋彼岸的金山上创造的文化遗产。
于是,我决定将重走中央太平洋铁路经历记录下来。
我将目光投向了铁路背后的人,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我把重心落在寻找铁路和铁路背后的唐人街,希望通过这种“寻找”去还原中国人的美国记忆,打捞起被沉默的金色道钉,更是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
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已载入史册,今天的人们,需要了解这段历史,也应该了解这段历史,这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中国人为人类创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编辑: 李雅男

《作家文库》2月18号开始播出《金钉》

重走太平洋铁路,寻找沉默的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