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更多
在数字媒介的浪潮中,网络文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变革。当影视化的重心从传统长剧转向短视频,当阅读体验从单向接受转向互动参与,文艺创作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塑。尽管存在争议与难题,互动影游这一新兴媒介,仍为当下长剧行业提供短剧化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从网络文学到微短剧与互动影游的跨媒介转化,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根同源的创新路径。跨媒介的网络文艺,正是在这种融合、分化与再创造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重构着我们与故事之间的关系。
在短剧产业经历野蛮生长与流量狂欢之后,《盛夏芬德拉》以一种近乎逆行的姿态出现。这不仅是一部爱情向微短剧的品类突围,更是一次关于创作耐心、产业理性与文化自觉的价值回归。如果只从模式拆解的视野来看《盛夏芬德拉》,“先婚后爱”的主线叙事模式在短剧中并非新颖,早已被市场反复验证。从更大的行业视角看,《盛夏芬德拉》所代表的“精品化微短剧”正成为政策期待的现实样本。
场景的基地,旺季时平均每天迎来12个剧组,见证着当地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编著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研究(2024)》显示,2023年,全国微短剧中超60%出自西安,爆款产品中八成由西安团队承制。快人一步站稳脚跟,政策支持也精准发力: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精品创作;在西咸国际文创小镇,入驻企业涵盖创作、投流、宣发等上下游环节,微短剧还成为带动XR等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Omdia媒体与娱乐业务主管Maria Rua Aguete在MIPCOM上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短剧作为快速增长的短篇脚本视频形式,预计2025年全球收入将达到110亿美元。
10月2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微短剧原创IP《遇见唐诗》三部曲之长安篇在横店开机。《遇见唐诗》长安篇以“文化传承+时代创新”为核心,突破传统唐诗题材“说教式”表达。作为唐诗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遇见唐诗》长安篇还将深度联动文旅资源。剧中串联的长安地标、盛唐生活场景,将形成一张“唐诗文化地图”,助力西安“唐诗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地域文化向全国性文化符号升级。
《少年田野》不同于传统的单元剧模式,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悬疑主线,深度聚焦一宗极具争议性的未成年人连环伤人罪案。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阮雪芹表示,《少年田野》在公众情感焦虑和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理性认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少年田野》由业内资深团队操刀,曹涌携手一众实力派青年演员,倾力塑造了一系列立体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20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在南京举行。当日,南京微短剧“一站式”服务生态小程序——“南京‘剧’好”首发,拟构建覆盖影视制作全流程的服务生态。10月20日,南京微短剧“一站式”服务生态小程序——“南京‘剧’好”首发。据统计,南京已集聚250余家微短剧及相关企业,2022年至2024年累计出品微短剧1500余部、营收达40亿元。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首批会员有近百家。
曾不受主流影视圈“待见”的微短剧,如今正凭借其“吸金”能力持续影响全球影视娱乐行业。对此,好莱坞也有新动作——不仅开始打造本土微短剧平台,也越发重视该行业给演员、编剧等从业者带来的长远影响。另据“截止日”网站13日报道,美国演员工会不久前宣布了侧重于竖屏微短剧的新协议,呼吁在这种预算低于30万美元、快节奏制作的影视项目中,“保护工会成员的利益”。除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和泰国在微短剧市场也发展迅速。
随着短剧日益火爆,网上出现了不少“急招霸总日薪5000元”等演员招募信息,看似门槛不高,实则暗藏骗局。防止短剧行业演员招募骗局,应从规范选角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大众防范意识等方面协同发力。部分制作机构、培训机构视演员招募为“摇钱树”,不仅损害演员利益,还破坏了行业风气,影响行业长久发展。要强化行业自律,行业组织应当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制定演员招募、演艺培训行业自律公约,建立健全相关信用评价体系。
短剧周榜(数据由新榜提供)更多
权威观察(内容来源国家广电总局)
精品微短剧片单
    违规微短剧片单
      剧剧真言更多
      惊奇剧场
      简介
      10月15日,以法律援助工作为题材的精品微短剧《荆棘花开》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举办开机仪式。该剧由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全程指导,是央广网法治微短剧厂牌《惊奇剧场》与红果短剧联合出品的首部精品法治微短剧。
      近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多部门发起“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普法类微短剧常常借助主人公的职业成长故事以及他们对法律认知的升华,来表现“法无冷热,但人有情”。”普法类微短剧所传递的温度,还体现在“司法调解成为化解误会的沟通桥梁”的剧情之中。普法与微短剧的双向奔赴,为法治宣传插上了翅膀,也让微短剧走向了更为务实、更接地气、更具社会价值的发展道路。
      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5”专项行动,明确将微短剧等视听作品的版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
      近日,一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指导的现实主义电视剧《正当防卫》正在热播,剧本灵感源自多起真实案件,跌宕起伏的剧情、真实可感的人物塑造,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也将“正当防卫”这一复杂法律条款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关于法律问题的热烈讨论。无独有偶,另一部热播的《以法之名》,同样出品自最高检影视中心,通过聚焦检察机关内部监督问题,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是如何开展内部监督工作的,让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真正映照进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官宣定档,共5集,于4月11日上午10:00在红果APP、抖音APP首播,央视频APP、澎湃新闻APP同步播出。《法官的荣耀》把法律条文与人情结合起来,让法律贴近生活;通过法与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传递出的是村民的温度,是法官的温度,更是法律的温度。
      微短剧+普法为何能一拍即合、擦出火花?5月27日,在“e法善治 网聚同心”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现场,来自河南省广播电视局的讲述者陈欢为大家带来一场创新普法与微短剧的双向赋能之旅。
      惊奇剧场
      简介
      标志着皇姑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
      “在AI技术重构学习方式与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带来‘思维能力退化’的风险。”日前在厦门工学院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毓表示。董毓表示,面对生成内容的趋同性与逻辑局限,教学中应系统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判断与反思能力。“工程教育新标准要求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应成为课程设计的起点。
      6月22日,小观众在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上观看人形机器人弹奏扬琴。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全模态采集补齐感知能力——关键技术的链式突破,正推动人工智能从“可用”坚定迈向“好用”。文旅行业,携程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通过算法生成“口碑榜”,提供可靠推荐并担任智能客服,日均节约近万小时人力。
      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写人们对生命长度与记忆边界的认知。
      7月14日,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共建人工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首批10个课题完成开题汇报。
      看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