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津市首次发布地理国情“家底”

2017-10-27 16: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10月27日消息(记者陈庆滨 褚夫晴)据中国交通广播《直通京津冀》报道,27日,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规划局、市统计局联合发布《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此次普查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首次取得了天津市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共310万个图斑和要素构成,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天津市地理国情家底,所获取的数据成果能够全面反映天津市“山水林田湖”的基本面貌和“工商住环行”等重要功能单元及设施的空间分布,获取了普查范围内天津市陆地国土表面面积,掌握了各类地形地貌的分布,查清了天津地表覆盖要素的类别、面积和空间分布,查清了铁路与道路、水域、构筑物等地理国情要素的类别、数量、面积和长度等。
  全面、真实、精细、系统是本次地理国情普查呈现的四大特点。一是对全市全部陆地国土实现无缝隙全覆盖调查;二是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如实反映了客观情况;三是选取了超过300个统计指标逐级汇总,普查最小图斑对应实地面积为100平方米,精确表达了地理国情;四是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记者了解到,地理国情普查将积极服务政府决策、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开展国家组织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天津)、国家级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滨海新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和全国海岸开发利用变化监测(天津)等地理国情专题性监测项目。协助市发改委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试评价工作,协助市环保局开展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协助市国土房管局开展耕地保有量核查工作。协助市规划局开展市内六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建设用地、建成区变化监测。
  下一步,领导小组将按照新修订的《测绘法》赋予的新职责和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的新任务,认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客观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内在关系,科学分析天津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更好地为服务国计民生贡献力量。
  据了解,2014年2月,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启动,普查投入1313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国情普查的各项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市集中时间最长、出动内外业人员最多、质检频次和要求最高、要素内容最全面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
编辑: 刘阳
关键词: 天津;地理;国情

天津市首次发布地理国情“家底”

27日,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规划局、市统计局联合发布《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