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6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昨举行 专家建议以碳预算管理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2016-10-22 16:2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1022日消息(记者陈庆滨 陈相利)2016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主论坛昨日在滨海新区举行。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郑锦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发展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潘家华等国内外环保领域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京津翼生态文明建设,与会专家提出了以碳预算管理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建立居民个人碳信用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建设节能减排智慧城市等精彩建议。

  潘家华:建立居民个人碳信用管理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团团长潘家华认为,碳预算管理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循环经济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真正的推动途径。“只有通过碳的预算管理,低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据潘家华介绍,根据巴黎协定,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两度以内,“现在已经是0.76度了,我们的碳排放要尽快地实现峰值,而且要在2050年以后实现碳的零排放。”

  潘家华介绍,目前天津人均碳排放超过10吨,而伦敦、纽约、东京等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碳排放都只有5吨,“所以现在确实是发展的水平还比较高。”对此,他提到碳预算管理的概念。

  那么,碳预算是否可行呢?潘家华表示,目前碳的预算管理不少国家已在执行,例如英国曾在2005年提出碳预算周期,非常明确给出了碳的排放总量的约束。按照计划,他们在2050年的时候将相对1990年排放水平削减80%,人均碳排放下降两吨。而哥本哈根非常明确的承诺在2025年的时候实现碳零排放。

  而零碳的城市有没有可能呢?潘家华表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低碳、零碳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可以实现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话,零碳的城市应该说完全有可能。

  潘家华介绍说,当前的碳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的,只对于排放量超过一万吨以上的企业才纳入到碳交易,而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消费者是没有约束的。对此,潘家华提议对家庭、对每一个消费者进行居民个人碳信用管理。“如果家里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正的碳能信用,如果是开了大型的汽车是碳负能信用,如果用空调用电用的多也是碳负能信用。如果把居民的碳信用建立起来形成一个个人碳的预算管理,将来谁排放谁就得付费。实际上这样一种系统并不遥远,这对于我们消费行为的改变是属于至关重要的。

  潘家华认为当前需对碳的预算进行编制,“这样一种编制与企业资产负债预算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属于碳负债。” 用了多少燃煤、多少天然气、多少油、栽了多少棵树、用了多少太阳能热水器、用了多少光热、多少风电、水电,这一系列都成为碳信用,在一个时间段可以进行碳预算平衡,从而进行碳预算管理。

  潘家华认为,如果有碳预算管理,可先在小区、社区、学校、医院进行。“现在有的城市是伪生态建设,比如草坪高耗水、高耗能,表面上是生态,实际上是伪生态,如果有碳的约束这种伪生态就没有市场了、没有可能了。”

  仇保兴:通过大数据分析建设节能减排智慧城市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就生态城建设的软件部分即智慧城市建设展开了讨论。

  节能减排型的智慧城市主要内涵是什么?仇保兴认为应该用中医调理的办法,先对城市进行诊断,诊断看有什么城市病然后提出生态改造的策略。

  如何诊断?首先,看指标,复制例如新加坡合理的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概括起来首先是紧凑的用地模式;第二看可再生能源比例;第三看绿色建筑的比例;第四看生物多样性的保持;第五看绿色交通;第六,看能耗整体上下降、排放整体下降情况。

  仇保兴提出公共品的概念,他表示,公共品是这样一类商品,商品的效用扩展到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共享。比如说蓝天白云,清洁的水源任何人都可以享用,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享有一样的。

  仇保兴认为,智慧城市的设计建造要聚焦公共品,要治理城市病,防止成为不治病的空智慧、白智慧、乱智慧,更重要的不要被IT系统绑架成为单纯的商业品的智慧城市;第二,节能减排的智慧城市应成为生态城市的必要配置,绿色发展的主要的手段;

  第三,大数据分析可成为城市诊断的利器,城市诊断是智慧城市设计的必要步骤,对城市病对症下药;第四,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能够与分布式能源、水循环、污染应对等手段高度匹配,形成生态城市的硬件、软件。“这样我们的智慧才是为了人的智慧,才是为了下一代的智慧,才是为了美丽中国的智慧。”

 

编辑: 陈庆滨
关键词: 天津;生博会;低碳;环保;碳信用管理;智慧城市

2016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昨举行

2016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主论坛昨日在滨海新区举行。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郑锦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发展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潘家华等国内外环保领域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京津翼生态文明建设,与会专家提出了以碳预算管理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建立居民个人碳信用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建设节能减排智慧城市等精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