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科技频道 > 移动互联

便捷还是安全,谁来主导电子支付的博弈?

2014-04-25 12: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说两句  分享到:

  3月13日,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晴雨表的金融行业爆出了一条新闻: 央行发文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这看似央行众多监管业务中的一个普通文件,但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银行第一次向来自市场上强劲对手的正面回击!

  无独有偶,央行数日之后紧接再下一道文件,要求:八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从4月1日起,停止在全国范围内接入新商户,另有两家支付机构被要求限期自查。仿佛一夜间,百花齐放的电子支付行业被冻结了。顿时,众议纷纭。

  以传统金融系统为主体的一方拍手叫好。他们认为,二维码在国际国内总体上有关技术、业务模式尚无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而虚拟信用卡发卡流程缺少面签审核环节,存在冒名办卡情况,对实名制度将产生较大冲击。发文暂停是对客户金融安全的高度负责。

  以新兴产业企业为主体的一方则持见悲观。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以其便捷性和低成本,正成为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央行利用行政职权扼杀金融创新,阻挡了合理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潮流。

  安全和便捷之争

  从业界分析员看,金融安全和便捷之争不仅仅是行业间普通的价值竞争,也是中国存留的计划经济与市场新经济的碰撞。

  从发达国家的电子支付发展经验看,电子支付的诈骗并非中国独有。2001年,美国因在线信用卡欺诈造成无法追回的货币损失达7亿美元。中国信用卡诈骗也以亿元为计算单位,数额不可小觑。加上洗钱等国家金融风险,安全问题是传统银行业务事实上的第一准则。

  除了深层次的国家安全问题,银行间业务竞争也把便捷性也摆到了重要地位。随着银行业中间业务以及创新支付模式的发展,便捷性让银行电子支付的交易规模和利润大幅增加,并反过来冲抵了一定的坏账风险。

  对处于初步规模阶段的中国电子支付行业而言,目前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谁更重要呢?其取舍比较困难,矛盾也比较突出。业界分析人士直言:目前的双方角力,其实是各自根本利益的大冲撞,互联网金融等正抢食传统银行业存贷差业务高利润的大奶酪!

  因此,央行的“禁、限、停”文件也可以看作是银行业自我利益的保护行为。更有评论指出,这仅仅是开始,互联网金融等的发展必将倒逼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

  谁将主导电子支付的未来发展

  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经济的扁平化模式将把火从传统制造业,逐步把烧到其它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而银行业也不能幸免。但银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行业而言,就那么容易被新经济征服吗?

  传统金融阵营具有强大的品牌信誉优势,其长期经营的营业网点和电子支付网点遍布全国。20多年来,在各大国有/民营银行、联合管理组织(如银联)、上下游龙头企业(如联迪商用等)之间积累了大量安全、保密经验,服务链稳定。而基于新型支付方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及互联网金融阵营借助网络对客户的对接和覆盖面空前强大,并以其高效、快捷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两大阵营各自优势非常明显,其竞争的核心就是资金的争夺。

  谁将主导电子支付的未来发展呢?其深层驱动者是客户!

  “哪里安全就把钱放到哪里,哪里挣得多就把钱放到哪里”,这就是客户的选择。

  在银行同业之间,哪家银行快、利益高,客户就会把钱存到哪家;哪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支付手段合法、更安全就会存到哪家——这就是市场细分充分竞争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也会驱动电子支付安全的和便捷之间的互相融合,驱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业务之间的融合。

  行业分析员认为:未来的出路不是非左即右,而是融合发展、循序渐进。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电子支付网点、设备、系统和安全的标准来发展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中国经历20年成熟发展的POS终端。以二维码应用为例,如将其与符合安全规范的POS终端整合,应有助于人行加快对于二维码安全应用的管控。另一方面,两大阵营应走到一起,互相合作,共同推动能实现共赢的发展模式。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殷雨婷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科技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