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讯(通讯员 唐晓)安康市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双包一解”活动作为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建桥梁、解难题、抓落实、优服务”为重点,建立完善“三清单一台账”制度,着力为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排忧解难,持续推动包联活动落实见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包联企业和项目清单,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按照省发改委工作安排,安康市及时将开展“双包一解”列入《安康市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并专门制定下发活动方案,要求各县区迅速行动,选取一批带动性强、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确定县级领导定点包联关系,建立包联企业和项目清单,切实解决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
建立问题反映清单,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为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税费、招商引资和政策解疑等方面的问题,安康市要求各县区建立“双包一解”问题反映清单。每个企业、项目确定1名联络人,负责将企业和项目反映问题的具体情况、问题类型、接收问题时间汇总整理成为问题清单,及时报送给包联工作牵头单位,确保企业诉求渠道畅通、问题接收有序。
建立帮扶措施清单,搭建政企互动桥梁。为确保企业反映问题得以畅通解决,安康市要求各县区在核实企业和项目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向县级领导报告,到企业和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建立台账、详实记录,准确掌握整改进展。并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一般性问题不超过5个工作日,特殊复杂问题由包联县级领导根据实际限定时间,确保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
建立问题销号台账,确保立行立改到位。为了真正发挥问题导向作用,推动问题解决、整改提高,安康市要求各县区联络人要以书面形式向包联县级领导报告企业和项目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量化成效,突出实绩,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建立问题销号台账,对企业不满意的问题及时跟踪督促推进,逐项化解销号,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