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婚恋鄙视链”背后那些喜忧参半的大数据

2017-08-03 11: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前段时间,一篇叫《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年轻,没北京户口的不考虑,有户口残疾也行》的媒体文章在网上热传。有媒体记者调查了北京某公园的相亲角,记下了一群“京户京籍”的大爷大妈替子女相亲的众生相。老家长们拿着儿女的资料,彼此试探、玩套路、讨价还价,诞生了不少刻薄的“鄙视语录”。总之,吃相不太好看。

  北上广的婚恋市场是否真的沦为“人肉交易所”?户口、房产至上和“婚恋鄙视链”真的存在吗?现实残酷,婚恋网站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婚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现阶段又能为人们的感情,做些什么?

  户口、房子和家庭背景:那些带套路的“鄙视链”

  所谓“婚恋鄙视链”的由来:在北京公园的相亲角,一大帮老头老太太拿着写满儿女资料的卡片,彼此交流试探。好几百人的现场,俨然成了人肉场,房子、北京户口和家庭背景成了“硬通货”。

  相亲角一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期间有数不尽的 “雷人语录”:

  北京老太:“你们外地人怎么还那么多事儿,能找个北京的够不错的了,还挑什么啊。”

  外地老太:“我们家儿子不缺房子不缺钱,你家的北京姑娘有什么?搞不好还农转非呢。”

  对现场是这么描述的:被征婚的大多是70和80后的城市中产,“北京籍、有房、经济条件好”是相亲市场的标配,有的甚至要求必须是“党员”。

  户籍和地域间的踩踏赤裸裸。老北京们眼中,京籍和京户,就像大清朝的镶黄旗和正黄旗,天壤之别。“你哪儿人啊?”只要察觉口音不对,便果断拒绝“我们不找外地的!”

  更多时,调查是一种“套路”。老人们说“天儿不早了,您赶紧回吧,别赶上晚高峰”。以地铁为例,如果半小时内能到家,说明房子基本在三环附近,一小时的基本在城六区。还用类似 “停车费贵不贵”,来推断对方房屋是不是中高档商业小区。

  文中的“排羊”鄙视链

  10年前的北京相亲角“一撇”:社会现实了?还是北京人变坏了?”

  2007年冬天,笔者在地坛公园采访时认识了龚海燕,网名小龙女,她是世纪佳缘创始人。当时刚刚创业的她,拉着一帮小姑娘在公园里贴传单、围场子。场景和如今的相亲角如出一辙,阵势甚至更大。那天,寒风中相亲的人按照“海归”“国企”“私企”“离异”等标签,分成更细致的区域,比如今有过之无不及。

  “人肉交易”三六九等,写实还是言过其实?

  那是号称“北京房价便宜”的年代,两万块钱一米的房价和两千一个月的房租会被认为“很贵”,每月三五千块钱是一份正常甚至比较体面的工资;人们联系都用qq和msn,手机、汽车、短信和通话费比今天要贵得多。普通北漂来京工作五七年买不上房子是正常,户口不好落。

  “相亲角”十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来的都是大爷大妈,换纸条、对暗号,同样十分关心车、房、收入、户口,唯一的差别是,当年车很贵,因此“有车就行”。

  其中一些老人让相亲角充满了一股奇怪的“力场”。他们有备而来,每个人都怕自家孩子吃亏;但又不自觉地在算计别人:搭便车、攀高枝。结果,现场没有年轻男女之间,目光相遇擦除的火花;有的只是目的明确的老人之间,机警的试探。

  显然,十年前的结果和如今的“相亲鄙视链”并没有区别。问题是,你们认为这群有备而来的老头老太们,能代表婚恋场中的年轻人吗?

  刺眼:婚恋大数据看“鄙视链”背后的尴尬和焦虑

  前两天,跟几位在婚恋网站的朋友,说到了这件事。“人肉买卖”和“婚恋鄙视链”是不是婚恋主流?我们试着把大数据串联拼接,得出了一些严肃有趣的逻辑和结论。

  世纪佳缘大数据显示,“房婚”时代来临

  一、人口比失调 女性受教育提高致“难婚”

  人口性别比,通常用女人基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人数表示。联合国认为102-107间,为正常。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70后”为206。严重失衡。

  另外,2015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45.4%,相比200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多读了几年书,导致女性(经济、学历、性格)择偶标准的提升,客观上婚配年龄上升。

  二、一线城市“裸婚”时代到“房婚”时代

  世纪佳缘对上年度签约客户的调查数据显示,57%的单身女性认为结婚需要单独准备婚房。房价太贵,男方无力负担,“是否可以由女性提供住房”52%的单身女性明确拒绝, 69%的受访女性表示婚房由男方独立提供,自己不需要准备;认可租房结婚的女性仅占10%。曾因“买不起房”分手的男性受访者,一线城市占58%,二线城市63%。买房压力不只是北上广深。

  三、一线城市的“户口歧视链”存在吗?

  另有百合网数据显示:每年平台撮合恋情约50万对:其中,北上广深“本地人+外地人”“外地人+外地人”的组合占比70%;并逐渐提升;一方面,外来人口因为“虹吸效应”,异地打拼有门槛,人员素质普遍很高,职场上升空间大,受访者更看重对方的发展空间,并没有过分焦虑。

  可见,“本地人不找外地人”是被放大的局部现象。

  婚恋网站无作为?婚恋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干啥?

  有件事确实让人看走了眼。十年前,笔者认为婚恋市场应该是百亿和千亿的规模,为啥?人多市场大,外加婚姻的刚需属性。但根据第三方数据,2015年中国婚恋市场整体规模为83亿元,网络婚恋市场规模为27亿元,渗透率32.5%。这说明,撮合婚恋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当公园的相亲角成了人肉场,人们如此现实,婚恋网站存在的意义大吗?如果只是单纯交换信息,用户数更多、使用频率更高的微信、QQ、陌陌等大众社交软件,不是更有效吗?甚至前一段时间,北上广网约车要求有本地户口,“打车找对象”是不是成功更大一点?

  百合网婚恋大数据和AI的作用

  百合网有个朋友叫杨晶,她对笔者这种说法表示“嗤之以鼻”。大数据如何进行画像、匹配和撮合呢?她介绍了三个层面:

  一、基础静态信息匹配:外貌、收入、自我描述、资产等基础信息元素,由系统做所谓“门当户对”的匹配和推送。

  二、动态识别和智能学习。包括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画像”。

  举例来说,很多人择偶时要求对方“气质好、阳光”。而个体对“气质好、阳光”的理解和标准不一样。这时,平台系统会根据用户在不同页面的“长时间停留、多层点击或(因不感兴趣)迅速关闭页面等动作,拿捏和判断每个人的标准。尤其人脸识别,通过捕捉用户动作+人脸识别标签,分析个人的审美,告诉用户“你的标准是这样的”,推荐匹配者(当然,存在照片ps过重失真)。

  三、心理行为测试升级。通过与心理学、人格社会学等专业的机构和院校合作,通过对性格、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隐性元素”分析,在 “恋爱类型、个性和价值观兼容、以及互动关系”四个维度,匹配。随着这类测试样本数据增多,性格匹配的方式和精准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逐渐为个人缩小匹配范围,优化减少和精准地推送对象。这是婚恋数据匹配逻辑,与社交软件的不同。

  婚姻都是被“算计”出来的 不过是“算法”不同

  杨晶的这番“安利”,并没有解答笔者的疑惑:数据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笔者问她:婚恋大数据这么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单身呢?上网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啊?

  她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现实的爱情和婚姻都是被‘计算’和‘算计’出来的,只是逻辑和依据不同。相亲角的老人们的‘算法逻辑是’:房子+收入+户籍红利;婚恋平台的是通过AI、大数据和婚恋指导矫正,当然,数据分析会给你提供决策建议,但只是工具和辅助。”

  说到人之间的相处,有个观点挺有趣:很多时候,你面对的并不是另一个人,而是另一种肉体的“心智模式”。比如,一个人经常性投资失败、感情失败,实际上是即是因为固有的“心智模式”和思维、行为习惯决定的。

  现在很多用户、客户(付费用户)太难伺候,因为人经常处在一种拧巴的心智模式下:一面焦虑现实、看重物质,一面伤感内心的美好无人知。每个人都谨慎,不相信别人、不相信算法数据,只信自己,有时又在固执地骗自己。

编辑: 舒隆焕
关键词: 婚恋网站;百合网;人脸识别;大清朝;数据匹配

婚恋鄙视链”背后那些喜忧参半的大数据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前段时间,一篇叫《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年轻,没北京户口的不考虑,有户口残疾也行》的媒体文章在网上热传。有媒体记者调查了北京某公园的相亲角,记下了一群“京户京籍”的大爷大妈替子女相亲的众生相。老家长们拿着儿女的资料,彼此试探、玩套路、讨价还价,诞生了不少刻薄的“鄙视语录”。总之,吃相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