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6月28日消息 今年以来,兴平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坚持“六聚焦六强化”,筑牢夯实脱贫根基,立足实际,长远谋划,提升产业扶贫“造血”能力,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聚焦产业规划,强化集群发展动能

  兴平市按照“市有示范带、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社”总体布局,修编完善了《兴平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明确北中南部依次重点发展时令水果、设施农业和辣蒜、清水莲菜和苗木花卉产业;同时,配套出台蔬菜、果业、畜牧业等六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聚焦龙头示范,强化带动辐射势能

  兴平市把打造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作为产业扶贫主抓手,探索推进“以大发展促进大脱贫”工作思路,依托兴渭大道两侧建设面积1.4万亩的兴渭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园区+管委会(农业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建立企业、村级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目前,产业园已引进杨凌鼎惠、多木园林、扬子江农业、西安宏森等10户涉农龙头企业入驻,带动沿线群众6698户247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20人)增收致富。

  聚焦“三变”改革,强化集体经济潜能

  兴平市把产业发展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将原先“沉睡”的“萎缩”的人、财、物,通过确权、流转等方式入股新型经营主体,由市上整合资金为各村统一发放苗木,引导各镇(街道)集中打造2个产业示范村不少于600亩扶贫产业,投入部分“以村集体资产”入股,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27个示范村已流转土地8250亩,登计栽种樱桃、葡萄等苗木66万株,惠及贫困群众1538户5026人。

  聚焦产业增收,强化带贫益贫效能

  兴平市充分释放土地、劳动力、企业(合作社)潜能,鼓励各村组建成立各类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管理、劳动力等入股参与园区企业生产建设,真正把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目前,全市拥有美强草业、赵村小田家、西吴北马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社293家。其中,西城办发挥花王新顺苗木花卉、冉庄逢春苗木花卉的产业基地带动作用,先后吸纳66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就地就近务工500余人次,带动贫困劳动力增收10万余元。

  聚焦项目带动,强化基础建设潜能

  兴平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精心包装农业项目9个,总投资9.1亿元;积极整合农林、水利、扶贫、交通等53个涉农项目资金,投资1.8亿元优先用于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扶贫基础配套建设;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交通建设项目,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建制村通畅和“油返沙”整治工程65个,总里程达197.7公里;扎实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建成镇、村供水工程73处,受益群众44.91万人。

  聚焦就业创业,强化脱贫致富动能

  兴平市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建立市、镇、村三级实名制就业扶贫台账,为13620名贫困劳动力及时完善和更新就业信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抓帮扶贫困户,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围绕创业平台建设,壮大马嵬驿、宏兴码头孵化基地等一批创业平台,推动创业就业降成本、增活力;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通过APP健康码、大数据等信息应用平台,精准分析把握就业动态,线上招聘贫困劳动力30人,转移就业3576人次,吸纳在岗贫困劳动力51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38人,347名贫困劳动力通过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和公益性岗实现就近就业。(通讯员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