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800年前小麦颗粒长啥样? 西周镐京遗址中发现了

2017-01-17 11:22:00来源:西安网

  西安网讯(西安广播电视台《零距离》记者 董猛 编辑 旻禾 见习编辑 吴嘉钰)最近,陕西考古人员在发掘西周镐京遗址时,在一个灰坑中出土了大量小麦碳化颗粒,这也是继宝鸡周原遗址发现小麦以来,考古人员再次在周人聚居区发现小麦颗粒。

 

  镐京遗址位于斗门街办,是西周都城所在地,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发现的这批碳化小麦颗粒,虽然距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但小麦颗粒形状依旧保存完好。

  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岳连建表示,这一发现对研究西周时期农作物的品种以及西周人的食物的结构有非常重要意义。

  小麦原产于西亚及阿富汗,以前在新疆和甘肃等地的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碳化遗迹,在丰镐遗址中发现大量颗粒状小麦还是第一次,说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麦已经在国都镐京附近开始种植。

  岳连建主任表示,学术界以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小麦在汉代以后才出现,这次发现,至少将小麦种植的时间提前了一千多年。

  同时,在这次的发掘中,还出土了12块鳄鱼的骨板,也为研究西周时期鳄鱼生态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考古队在1200多平方的面积中,共发掘清理灰坑100多座、墓葬10座,陶窑、水井、房址等出土各类器具249件,众多文物的出土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手工业技术、动植物都提供了宝贵资料,对进一步研究西周都城镐京的城市布局及地下遗迹的分布情况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多新闻详情请关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各时段零距离栏目,同时,每档新闻直播节目都可在西安网、无限西安手机APP“直播”版块同步收看。

  

编辑: 刘晓花
关键词: 陕西考古;西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