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15日消息(记者杨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报道,上海市嘉定区的外冈镇位于嘉定西北部,它的西面和北面与江苏省的昆山市、太仓市相邻。眼下,这个镇正在加紧打造以规模特色农业、郊野休闲旅游为支撑的全域型郊野公园、生态型宜居田园,计划四年内建成上海郊区以绿色引领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市镇。

  外冈镇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个上海首个“数字化无人农场”,全称为“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它是上海首个无人化农场试验基地,也是嘉定区智慧农业引领示范区。虽然还在建设中,外冈镇人正在这里探索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紧密结合的“绿动”城镇,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绿色动力是如何释放城镇活力的。

  无人农场是什么样的?

  现在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片形状十分规整的长方形水稻田,眼前的这片稻田面积大约20亩,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稻田里可以看出几道隐约的车轮印子,这是半个月前无人驾驶植保机在田里农作的痕迹。在记者旁边的农机手正在调试一架无人农药喷洒机,因为正在下雨,雨停了将开始喷洒农药。上海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架无人机大概用3到5个小时可以完成300亩稻田的农药喷洒工作。外冈镇的无人农场总种植面积有一万亩,目前处于试验推进阶段,由各种无人农机先对其中300亩稻田进行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是无人化作业,甚至水稻烘干、加工和销售也是无人化作业,可以做到全程“粮食不落地”。

  无人农场是如何打造而成的呢?

  据上海外冈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高浩介绍,这个产业片区内的1.7万亩稻田都是进行过提升的成片高标准良田,很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他们目前使用无人化播种机、插秧机、打药机、收割机等6台无人驾驶农机作业,第一期完成300亩稻田的无人化插秧、植保和收割。明年将进一步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实现不同无人机间的协同作业、一人多机操作等,完成千亩规模的全程无人化。未来,无人驾驶农机将在外冈镇全面铺开。高浩还向记者做了一个测算,无人农机作业,就插秧这一项,每亩地每年就可以节省成本约100元,如果全镇两万亩稻田都实现无人化工作,就可以节省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