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6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唐奇云)随着中国步入数字时代,当人们享受着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感受着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个“触网难”的群体——老年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不知道“随身码”、在线预约是什么,甚至智能手机都没有

  在数字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数字鸿沟也越来越显著,面对这一困局,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将适老化数字技术作为关注视角之一,呼吁大众共同关注智能技术在应用层面的“得与失”。

  服务于民,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模式并举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1%,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发展也处于“快车道”,当这两股力量汇入融,就触发了诸如老人现金交医保被拒、社保卡激活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等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比如设立绿色通道、加强人工服务、保留现场挂号名额等。服务应以人为本,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过渡阶段,传统服务模式要与数字服务模式并存。

  与此同时,提供智能化产品的培训和辅导同样至关重要。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在理解和感受社会变化方面较慢,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沟通。针对此,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场景,或将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时代。

  此次上交会现场,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一套“智慧社区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目前这套解决方案已在上海普陀长寿街道音乐广场小区项目中完成“智慧小区”试点,并收获社区居民的好评。在家居生活中,也可以植入智能生活场景,比如将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TOKIT厨几AI多功能料理机“带回家”,为家中的老年人做一顿自动烹饪的料理;甚至还可以从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一卷小小的黑科技卫生纸——4D溶+系列开始,慢慢带领老年人迈入数字智能生活。

  应用于民,从人“学习”机器到机器“适应”人

  技术发展应为实际应用场景服务,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更应探寻一条从人主动学习智能技术,到智能技术主动“适应”人的技术进化之路。

  达闼科技始终坚持“机器人服务于人,达闼科技服务于机器人”的企业愿景,打造了“云端机器人”架构,可实时赋能、控制、管理和运营机器人,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派宝机器人也是服务型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人独有技术,践行“让机器人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的使命。目前,在机器人领域,还有能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的陪伴型机器人,它们正“走向”老年人的生活。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智慧养老成为了一个“热词”。上海悦心安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此次上交会现场展示了专注于失能失智长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项目,将养老与医疗相结合,集医疗治疗、医疗急救、慢病管理、用药管理、术后康复、认知障碍康复、专业护理及三甲医院绿色通道为一体,为“特殊”老人提供全面、放心的服务。

  此外,在此次上交会现场,观展者还可以看到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健康智慧康养中心项目,该项目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机器人+5G通信理念,集合5G通信、移动网络、智能控制、智能识别、智能交互、智能监控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推动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安全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项目的开展,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在健康、生活、文化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

  造福于民,以前沿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除了老年群体之外,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值得关注。目前,在康复医疗领域也常看到前沿科技与机器人的“身影”。作为全球第四家世界领先的人工耳蜗制造商,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上交会上带来了残疾人康复神经电子产品,拥有全独立自主产权。这项技术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外产品高价垄断的局面,为超过2700万聋人带来福音。

  在机器人康复医疗应用方面,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nt-CH20-C1步行辅助机器人,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有源运动增强型外骨骼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日常辅助行走助力,以及应急/消防、救援救灾等专业领域,带来更加实用的技术帮助。

  数字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人们卷入了一场“数字化生活”洪流,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其他弱势群体,都很难置身事外。消除数字鸿沟依然道阻且长既需要政策引领,也需要企业、市民一起加入进来,并肩前行,共创智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