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9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为学习贯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述上海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凝聚砥砺奋进的力量,上海市委宣传部会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组织举办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今天下午,首场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报告会聚焦上海市医疗卫生战线与事件赛跑、与病魔搏斗的感人故事,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上海市第一位逆行武汉的医疗人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第三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第八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师戴倩,《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范士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8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是在1月24日晚上接到紧急通知的。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说:“大家毫不犹豫地放下年夜饭的筷子、告别亲人,赶赴机场。仅仅用了不到3小时,来自52家单位、共135人的首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完毕,这就是‘上海速度’!”

  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90后护师戴倩说:“很荣幸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后护士,代表火线入党的55名90后的医务工作者,汇报我们在疫情和考验面前,用青春的力量展现青春的担当。有人说90后是‘来不及断奶的妈宝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其实我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胸膛里有着一份家国情怀!”

  除了开赴前线的医疗队员,在上海后方,一场同样艰难的保卫战几乎同时打响。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25万医务人员紧急动员,公共卫生中心和儿科医院两所定点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收治患者。 由全上海医疗专家组成的重症医学、ECMO、CRRT、呼吸治疗、中医及心理5个顶尖团队,高级别常驻专家和公卫医护近千人24小时驻守,负压病房内外视频查房甚至几十个专家同时在线。

  基于临床证据、科学讨论,充分权衡、中西医结合辩证,才使上海重症、危重症发生率不断降低。在此基础上,上海团队不断地创新,提出了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我们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方案完全不一样,严格遵循“一人一策”。最终,凝聚了上海团队心血的“上海方案”一经出台,就获得了国际认可。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一夜成名”让他很意外。“当时我面临选择:是默默地退回去、专注已经非常繁忙的医疗救治,还是继续发声?那个时候,‘华山感染’公众号已经发表了几篇影响力上千万的文章,很多人留言,张医生,看到你这么说我就不慌了。这坚定了我们继续做科普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上海1649名义务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7.8万名医生、9.7万名护士、近3000名疾控人员勇于担当、奋战一线,为上海,乃至全国抗击疫情做出重大贡献。同时,2400万上海人民顾大局、识大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联防联控,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首场报告会后,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将于10月陆续举行后续报告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此外,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名单今天公布,包括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000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300个、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100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