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8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韩晓余)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今天(28日)上午举行第十六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市政府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介绍了浦东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韩晓余 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翁祖亮介绍,30年来,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浦东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均GDP3.32万美元,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回望过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始终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鲜明特色和宝贵经验。”翁祖亮表示,面向未来,要把浦东打造成为我国的“开放旗帜、强国窗口、功能高地、治理样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央广网发 浦东新区新闻办提供)

  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

  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翁祖亮介绍,近年来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提高开放的能级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率先探索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浦东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证照分离”等一批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

  持续扩大开放领域。浦东加快推动开放领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拓展。率先推出2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企业超过3300家,在外商独资公募基金、汽车制造、职业技能培训等55个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同时,大力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研发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贸易业态。

  做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浦东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金融方面,重点提高境外机构和外资机构的参与深度、国际化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贸易方面,重点强化交易结算功能、供应链管理功能和消费升级引领功能。航运方面,重点强化国际中转功能和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同时,加快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48家,今年以来中船集团、中化集团、民生证券、开市客等央企外企民企总部接连落地,沃尔沃建筑、达索系统分别把亚太总部从新加坡和日本搬到浦东,盒马在浦东设立全球总部。

洋山港(央广网发 浦东新区新闻办提供)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

  “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快探索。”翁祖亮说,近年来,浦东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推动审批成本趋零化。浦东在率先推出“证照分离”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业一证”试点,将改革的着眼点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已在43个区级事权行业全覆盖,总体实现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下一步将争取在国家和市级事权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打造浦东新速度。翁祖亮介绍,浦东去年创造了“特斯拉速度”,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只用了半年时间;今年,浦东又创造了“山姆速度”,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76天。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浦东探索地票、房票、水票、林票、绿票“五票”统筹机制,将市、区重大工程储备周期由原来730天以上缩短至295天以内,实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当年储备、当年立项、当年获批、当年开工”。

  做优浦东服务。浦东始终以包容审慎的理念促进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的诉求,重“价值判断”而不是“技术判断”,建立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全力帮助解决。这些举措,有力助推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当前浦东正依托“一网通办”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通过率先试点企业登记设立环节远程身份核验,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全程网办”,尤其是疫情期间有效减少现场人流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建立企业专属网页和个人专属网页,实现需求智能发现、政策精准推送、办事主动提醒。

编辑:林馥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