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28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物资保障中的关键一环,突发灾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应对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决定了突发事件一旦形成,就会迅速蔓延。

  要想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灾害性事件,增强医疗卫生、食品等各类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与配置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艳和王伟共同提出建议,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与配置体系,以便迅速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灾害性事件。

  刘艳、王伟代表认为,应建立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结构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国家储备以“政府仓库式储备”为主,民间储备以“企业市场化储备”为主。政府与企业联动的结构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由原有“政府仓库式储备”转变为“一定比例的政府仓库式储备+一定比例的企业市场化储备”。

  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长效化管理机制上,刘艳、王伟代表建议,要加快物资保障储备基地建设,国家层面-根据目前行政大区设立,各省(直辖市)、市、县层面-根据自身财政情况、中央统一规定物资储备清单,结合本地区具体灾害可能发生规律进行分析,设立适应本地域需要的储备物资基地。

  刘艳、王伟代表还建议,要加速推进中国应急物资储备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出口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他们建议,要加强顶层统筹设计,将应急物资的质量维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建立国家统一的出口产品质量信息追溯体系,综合推进法律法规、实施标准、部门区域协作等方面工作。进一步从严管控应急物资进出口检验工作,切实维护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