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2月16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王昶)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打造了1500张床位的“生命银行”,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中国效率。在这背后,有无数一线战士和施工人员的努力,也有各地志愿者们奉献的满腔热血。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挑灯夜战,奋力前行罢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2018级本科生邵从容,就是雷神山医院建设物资调配志愿服务中的一员。

 

邵从容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物资调配的志愿服务(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恒心,坚守工作一线

  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雷神山医院建设者的争分夺秒。同样,所有与邵从容一样的幕后工作者也在与时间赛跑,一刻不停歇地开展工作。

  邵从容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国控创服”)关于雷神山物资调配的工作。从开始工作到2月1日,整整8天,每天七八点开工,哪怕深夜都在和供应商确保每一个细节妥当无误。邵从容说:“能够为雷神山物资调配工作提供帮助,为国家疫情作出一点贡献,是我的荣幸。”

  2月1日晚上,雷神山再次向邵从容志愿服务的国控创服提出要求,时间更紧,任务更重。“早就不是开始,更远远不是结束”,接下来的72个小时里,邵从容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没有犹豫,没有抱怨。雷神山的奇迹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邵从容一样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决心。

  决心,克服重重困难

  因为物资调配工作是在春节进行的原因,很多事情人手不够,每一个人的工作量都被放大,当然,邵从容也不例外,居家办公的他心始终与武汉一线人员在一起,原本一个月左右完成的任务现在被要求三天完成,不可谓不困难。从2月1日晚上十一点起,邵从容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急速72小时”的行动。

  用邵从容自己的话来形容,他的工作只是帮助国控创服的几个部门处理一些文件。但事实上,邵从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琐碎而又繁杂的。细节性强的文书工作是最大难题,而极其紧张的工期无疑给了他更大的压力。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成为了邵从容整个春节期间的常态。

  地方政府担心疫情,对工厂断水断电,团队需要向地方政府致函请求供水供电。八万件口罩,六万件隔离服,在物资紧缺的环境下,尽管有各方组织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合适的供应商仍旧很难寻找,这些都需要邵从容起草书面宣传稿……

  面对诸多的困难,最后邵从容和他志愿服务的国控创服都做到了。从2月2日上午十点半到2月4日上午十点,不到72个小时的时间里,邵从容协助国控创服完成了协助雷神山的任务。

  “类似的阻力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最后都克服了这些阻力。”邵从容这样总结道。

  本心,继续为国服务

  国控创服为了感谢邵从容同学这些天的努力与奉献,向华东理工大学发来了感谢信,邵从容对此表示:“很开心,但不是单纯被表扬了所以很开心,而是我们所作的工作切实服务了祖国、服务了人民,被大家认可而感到开心。”

 

国控创服向华东理工大学发来感谢信(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说到这封表扬信,邵从容一开始并没有将这件事当做志愿活动来看,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帮了一些小忙而已,但在国家有困难时挺身而出的行为让国控创服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邵从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工作目的就是帮他们跳过那些琐碎但是耗时长久的环节,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资调配等困难环节。”

  “作为一个当代青年,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想为国家出一份力,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既然我遇到了这个机会,我就必须尽自己所能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邵从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