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BOSS直聘利用大数据为长三角金融人才流动趋势“画像”

2018-06-07 13:5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6月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高校金融人才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看准科技集团创始人、BOSS直聘CEO赵鹏从全国金融人才流动的趋势观察出发,通过企业旗下研究院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给与会者带来《长三角地区金融行业人才供需变化与挑战》的精彩分享内容。
  上海市金融行业人才吸引力强劲
  BOSS直聘平台金融人才样本统计显示,上海市金融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居全国首位,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生态使上海成为国内对金融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截至2018年4月30日,BOSS直聘平台抽取的上海市金融人才样本中,78%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平台全国金融人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6个百分点,高于平台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流入上海的金融人才数量持续增加,人才质量逐步提升。2017年以来流入上海的人才中,13%进入金融行业并从事管理和强专业技能型工作。
  在对海归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上,上海同样位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通过BOSS直聘平台求职的上海金融行业从业者中,海归人才占比已经从2017年末的9.1%升至9.6%。分析样本可以发现,2017年以来,有海外教育背景且回国选择了金融行业的人才中,有27.6%选择了上海,选择北京和深圳的比例分别为26.9%和11.2%。选择在上海市金融行业就业的海归人才中,80%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长三角区域人才良性流动提速
  与此同时,长三角金融人才区域流动性增强。201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的城市间流动比例达到9.35%(即9.35%的人才跳槽后,选择长三角区域内其他城市就业),流动率及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有七成从上海流出的金融人才选择在杭州、苏州、南京就业。其中,杭州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仅次于上海。此外,杭州与宁波、南京间的金融人才流动更为频繁,约占杭州金融人才流动总量的20%。
  区域金融人才以行业内流动为主。我们发现,由于金融行业综合待遇及发展前景仍具优势,金融人才跨行业跳槽的比例并不算高。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从传统金融机构跳槽的人才中,有77.5%的人下一份工作仍在金融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聚集了最多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长三角金融从业者流动的轴心,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其它城市金融人才跳槽的第一选择,在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中,希望跳槽至上海的金融人才占比均在四成以上。
  上海高校培养的金融人才供应量提升,留存率可观
  上海高校是上海金融人才的重要来源。2017年以来通过BOSS直聘求职且进入上海金融行业工作的人才中,27.2%毕业于上海高校。上海高校金融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契合上海金融行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多元化金融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智力支撑。
  上海市金融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的丰富性,创造了层次多样,形态完备的岗位需求池,得益于此,上海市金融业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留存率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数据显示,有上海高校教育背景,2017年以来通过招聘平台进入金融行业的人才中,86%选择留在上海,较北京和深圳市金融行业对本土高校毕业生的留存率分别高出3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2018年前4个月,上海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人才流入率(流入人数/流出人数)为1.07,从长三角各个城市流出的高学历人才中,有八成最终汇聚到上海,涌入趋势异常明显。
  建议加大三类金融人才的定向引入力度
  赵鹏在分享中同时分析,上海市金融行业的人才挑战依然存在。从行业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来看,建议进一步提升人才引入力度和精准度,尤其是以下三类金融人才:海归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其中,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入难度相对更大,需要在城市科技氛围的整体提升层面下些功夫。
  此外,面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变化,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亟待优化。赵鹏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交叉学科培养机制、职业生涯教育、校企合作等方面,需综合考量进行优化升级。
编辑: 韩晓余

大数据为长三角金融人才流动趋势“画像”

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高校金融人才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看准科技集团创始人、BOSS直聘CEO赵鹏从全国金融人才流动的趋势观察出发,通过企业旗下研究院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给与会者带来《长三角地区金融行业人才供需变化与挑战》的精彩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