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农商银行探索农业金融新天地

2017-08-17 10: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8月1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张安立)作为全国首家在省级农信社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拥抱“三农”市场,服务本地都市农业,在涉农信贷资源投入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数据显示,该行“三农”贷款占比多年均保持在30%左右,2017年6月底,已实现涉农贷款规模627.8亿元,是全市涉农贷款占比最高、市场份额最多的商业银行,已成为上海“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先者。
  普惠金融助“农”,坚持政策资源倾斜
  多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坚持践行普惠金融,着力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明显改善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尽管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农业占比不足1%,但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恰恰“不可或缺”。金融如何对接农业,上海农商银行有自己的办法。
  首先,始终坚持涉农贷款优惠利率。上海农商银行对财政担保资金项下的农民合作社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对于其他各类“三农”信贷业务也以优惠于一般企业的利率执行,让利于农业和农民。同时,始终坚持倾斜的信贷政策。该行多年来坚持对涉农贷款信贷规模“只设下限,不设上限”。在信贷投向上,优先满足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优先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业务。同时,始终坚持对郊区的资源投入。为了让现代电子服务进城乡,使更多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体验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同时克服郊区尤其是偏远郊区的网点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上海农商银行在9个郊区设立240多家网点,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投放ATM、存取款一体机近1000台,基本做到每个乡镇网点机具投放量不低于2台;投放存折取款机100多台,满足乡镇存折客户的用款需求;此外,还在郊区投放多媒体自助终端近300台,不仅受理本行卡缴费,也支持他行卡缴费,缓解了农村地区公用事业费缴费难等问题。
  2016年11月,为支持发展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市农委签订了300亿元授信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用于支持上海现代农业发展涉及的42个重点项目。
  服务科技兴“农”,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作为上海地区小企业贷款金额和客户最多的银行之一,凭借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精耕细作的多年经验,上海农商银行深刻认识到科技企业这批具有不断创新蓬勃活力的生力军,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行在细分目标客户市场上做文章,与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该行致力于打造“三农科技”服务特色:一方面通过将科技金融服务与支农金融服务手段相结合,培育了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农业企业;另一方面缘于对涉农客户的知根知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该行能较好的把控风险。
  2002年,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奉贤现代农业区,由于园区土地无法办理土地证而无从贷款,对此,该行对企业的专业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给予了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缓解流动性危机。次年,该企业就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审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今年5月,已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上海源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贸易、进出口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及饲料的生产销售等业务。从1998年的3人和5.5万元启动资金发展,源耀生物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500余人、注册资金18555万元,生产销售覆盖全国的大型饲料龙头企业。而上海农商银行与企业的合作从未中断,授信额度由最初的500万元提高至目前的16000万元,授信品种涵盖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银票承兑、国际贸易融资等。如今,企业已在新三板挂牌。
  截至目前,该行科技农业企业贷款余额约60亿元,践行支农支小责任,培育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金量的农业企业,清美绿色食品、农乐生物等均是该行长期以来扶持的涉农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在传统信贷服务方面,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的特点,该行先后开发了未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订单融资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等科技型企业信贷系列产品,形成了具有上海农商银行特色的“鑫科贷”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同时,紧密围绕市科委等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履约贷、微贷通业务,将这些金融服务向涉农企业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上海确立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战略目标后,上海农商银行遵循监管指导意见,形成了投贷联动业务方案及投贷联动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坚持审慎经营,以贷为主、以投补贷,以投资收益弥补贷款损失的投资定位;确定了以“四新”为核心,优先向现代农业等行业倾斜的行业定位,并优选科技农业企业开展以“贷款+认股权”为主的投贷联动业务。
  美丽乡村筑“农”,推动崇明生态岛建设
  崇明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高水平、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是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将崇明建设成为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上海农商银行长期以来对崇明的建设发展给予支持,未来也将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参与者加大支持力度、深化支持范围做好崇明生态岛建设金融支持工作。包括支持崇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实施生态岛建设、环保等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生态建设和保护持续加强;配合宅基地置换、村庄改造、归并等项目,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稳步推进;大力推动“一廊两镇”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旅游农业、主题农园等的生态、休闲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效益的叠加,支持生态旅游发展等。
  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背景下,上海正积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建设、郊野公园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对此,上海农商银行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为上海江桥的相关项目落实专人跟踪,通过一期4.5亿元、二期5亿元的授信,有效解决项目开发资金。组织专人到安亭镇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向环境整治实施单位发放授信5亿元。此外,还向马陆镇、江桥镇、安亭镇的下属企业提供中期流动资金授信总额近9亿元,为环境治理提供了资金支持,有效缓解地方资金压力。
  创新手段扶“农”,量身定制专属产品
  相较于传统农业,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着信息化、融合化、全流程化等特点。为了更贴近市场需求,上海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三农“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
  2015年,该行成为沪上首家成功试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该项目使得土地成为农民手中的资本,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解决了以前在土地流转市场中只有转让、转包而没有抵押的问题,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获得当年上海市金融创新奖三等奖,还获得了2015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之优秀“三农”金融服务奖。
  2017上半年,上海农商银行推出针对上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质押履约保险贷款项目,这也是“政、银、保”联合协作模式的创新。该业务突破传统融资模式的瓶颈,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从而提升该行金融服务农业的层次。
  针对涉农企业(组织)农忙和农闲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不同,为了让授信更有弹性,上海农商银行还推出了农业循环贷业务,农闲时期,可以通过“随借随还”,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时间,适度降低融资成本;农忙时期存在临时资金周转压力时,可在授信额度内随时支用贷款,减少了另行审批的环节。
  此外,上海农商银行又陆续推出了农民动拆迁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村公用事业项目贷款等一系列的城镇化建设专项配套贷款,并在总结多年支农金融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郊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置换、支持农民长效增收的信贷需求,创新开发了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鑫农贷”产品,可以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关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民和企业动迁成本、宅基地复垦成本、农民镇保费用、养老吸劳费用、青苗补偿费用、撤村撤队过程中存量资产的量化分配、集体经营性资产回购等各方面资金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上海市政府提出实施并加快推进郊区“三个集中”战略,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举措。2014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本市“城中村”地块改造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形式,积极开展“城中村”地块改造。上海农商银行在总结服务新农村建设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现已支持了浦东三林、普陀红旗村、闵行梅陇、青浦徐泾等多个“城中村”地块的改造,对于土地开发时间跨度较长、投资总规模较大的情况,则通过组建银团方式支持“城中村”改造。截至7月末,该行已授信逾94亿元支持“城中村”改造。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上海农商银行;农业金融;新天地

上海农商银行探索农业金融新天地

作为全国首家在省级农信社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拥抱“三农”市场,服务本地都市农业,在涉农信贷资源投入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数据显示,该行“三农”贷款占比多年均保持在30%左右,2017年6月底,已实现涉农贷款规模627.8亿元,是全市涉农贷款占比最高、市场份额最多的商业银行,已成为上海“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