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航天日:雷达变身智慧交通“安全眼”

2017-04-24 15: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4月2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通讯员夏春辉 施惟惟)随着军民融合战略不断上升与深入,神秘的航天技术在民众面前逐渐揭开了面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八院802所利用在雷达方面的研究基础,先后研制出保障智能交通安全以及提升智能交通管控能力的相关产品,涵盖了轨道交通、地面道路、汽车安全等方面,使军用雷达技术出现在日常交通出行的各个角落。
  保障行车安全
  “高级辅助驾驶感知系统是802所军民融合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该所军民融合发展处处长史颂华介绍道。汽车核心主动安全探测的传感器一直以来被德国、美国、日本等主要厂商把持,国产化的汽车车载毫米波雷达等核心产品一直是个空白。为了打破国外垄断,该所早在2010年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试图给汽车装上“导弹的眼睛”。经过多年的苦心孤诣,在“高性能、严质量、低成本“上不断下功夫,终于打造出了国内首款低成本汽车防撞雷达,在技术参数、价格、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综合性能上超越博世、大陆等国际知名品牌。
  “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80%以上是由于司机反应不及引起的。”802所智慧交通领域技术负责人王磊磊说道,“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能预判风险并及时提醒,为司机争取宝贵的几秒钟,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6年底,802所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国产化,并与北京某知名厂商签订5万套产品订单,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毫米波雷达打破了欧美厂商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首次进入汽车主动安全领域。
  助力道路监控
  陈潜是802所专管军民融合的副所长,一次交通电子协会交流,给了他在多目标交通测速领域发展的灵感。雷达和目标探测是802所的“看家本领”,而当时现有的单车道交通测速雷达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他坚信,多车道、多目标必然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凭借雄厚的军用雷达技术积累,不到一年时间,802所就成功研制出多目标交通监控雷达,覆盖5车道32个目标,实现测速、测距、测流量,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打造成智能立体交通监测系统,为道路交通监控提供了革命性的功能提升。目前,系列产品已批量生产并成功走向市场,在2016年G20峰会中也发挥作用,保障了会议期间杭州交通的顺利运行。
  占领轨交市场
  近几年,802所研发的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得到上海申通认可,列装上海地铁1号线、5号线、13号线等,成为全国该产品的唯一供应商,独占整个市场。原先,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高、大、中运量系统的行车安全主要依赖于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而次中量、低运量系统全部依靠司机驾驶。当ATP系统故障或降级时,列车则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其行车安全依靠电话闭塞措施,司机根据调度的指令人工驾驶。此时,如遇弯道、上下坡等特殊路段,司机视线受限,存在列车追尾的隐患。
  “再成熟的ATP系统也需要备胎”。802所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综合了通信、定位、身份识别等技术,能实时测量同一轨道前后车距离,一旦距离小于安全范围,立即发出警报,弥补了人为判断的局限性,为列车装上了“安全眼”。该系统具有车号、列车运行方向识别功能及多个目标同时测量跟踪能力,不仅保障了行车安全,还提高了运营效率。研制团队充分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多次列装试验,使得该系统漏警、虚警率极低,且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了产品的“航天品质”。
  目前,在国家军民融合的大方针指引下,802所军民融合产业以航天雷达民品化为主线,在多目标雷达、轨交预警系统、汽车防撞雷达三架马车的牵引下急速向前飞驰,面对记者的采访,陈潜如是说:“802所愿做军民融合的先行者,愿做民用雷达的拓荒者,为全国人民的出行增添一份安全保障,将军用雷达技术转为民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航天;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