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1元钱可做慈善 申城基层社会治理呈现“新脉动”

2017-04-18 08:29:00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新阶层、新群体如何融入社区;社区公益,如何发动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老城厢居民守护旧家园又有什么新作为?

  近年来,面对特大型城市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需求,申城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别样的“新脉动”,发动所有可以发动的力量参与自治、共治、法治。

  1元钱也能做慈善

  1元钱,也能做慈善吗?可以!

  2011年6月,原卢湾区四个街道的社区日托所助餐点,每位困难老人每天午餐增加1元补贴,1278位困难老人受益——民营企业家李飞康、袁英琴夫妇为这些困难老人捐赠了100万元,其中46.647万元用于助餐,保证老人们每天吃上可口饭菜。

  “1元慈善”越做越大,今年,黄浦区75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得到每天1元钱的助餐补贴,48905人受益。

  与李飞康、袁英琴夫妇一样,市民翁联辉同样是心怀公益梦想的企业家。翁联辉是公益组织——“城市爱心共助会”的负责人,这个共助会是本市首个街道社区层面的慈善公益组织。

  2003年,五里桥街道辖区内的上海世好餐饮等十来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这个共助会。原来,社区里存在着“三不靠”的困难群体——靠不到政府救助政策、靠不到单位、靠不到亲属。财政救助的边缘地带,恰恰是社会组织“拾遗补缺”的大舞台。迄今,共助会参与企业发展到上百家,累计筹集资金上千万元,受助家庭上万户。

  “近年来,申城社区公益发动所有可以发动的社会力量,实现了民间参与、随手公益、众筹爱心、社会化帮困的初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黄浦分会常务副会长邬露露说,去年《慈善法》实施,更让社区慈善公益有法可依。

  “淮海+”开进写字楼

  去年4月,黄浦区淮海街道把“淮海+”——楼宇群团服务站开进了新天地企业天地大厦。

  “淮海+”是一个站点,位于寸土寸金的企业天地大厦内,街道每年要为这个站点支付租金,派驻专人蹲点服务。“淮海+”在企业天地内的“需求调研”表明,大厦里的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午餐。先解决了“吃饭问题”,然后,还有各类公益活动,可供大厦里的人参与;还有白领、金领都关注的各类权益问题,可以咨询。新群体、新阶层对“淮海+”有什么新建议,楼上楼下的,走几步,到站点当面说说,可以;通过企业党支部、群团组织反映过来,也行。

  “淮海+”——“+”是“家”的谐音,在企业天地的时尚大厦里,那个门面装修成“石库门”模样的社区党群联络平台,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邀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一道参与申城社会治理创新,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由此孕育生长。

  “红袖章”驻守老弄堂

  老弄堂里,100多位“红袖章”,治安、环卫、调解纠纷、美化家园,样样管,一管就是30年,管得老弄堂干净、温馨、有秩序。

  今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贵州居委会业余联防队31岁了。贵州社区二级旧里石库门老弄堂里,百岁老屋不少。城市在变,弄堂在变,人在变,业余联防队变了吗?贵州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方皖瑾跟业余联防队打了10年交道,她说,“居民离不开业余联防队,不怕队员不够用,而是进业余联防队要等着轮候。老弄堂业余联防队,黏合度就能有这么高!”

  南京东路19个居民区,类似“社区联防队”的原创自治品牌项目,很多。比如,“道德评议台”。在江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何帆看来,“道德评议台”从16年前的一纸板报,到今天,成为一个以“德治”促“自治”的平台,辐射整个街道乃至上海,依靠的,正是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坚持不懈的自治实践。所有这些探索,在社区自治中实现了“理念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

  今天,除了传统自治项目品牌要传承发扬,“最赞家园理事会”“新上海人老娘舅工作室”“文明和谐楼道创建”等一批创新自治项目,也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新民晚报记者 姚丽萍)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新阶层;自治;黏合度;政府救助政策;基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