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没人带”成“不敢生”主因,上海今年将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

2017-02-19 20:06:00来源:上海人大
  据上海人大消息 “就算我想生,孩子谁来带?”一项市妇联调研数据显示,担心孩子“没人带”,正成为影响二胎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对此,今年两会上,多名市人大代表提议,应尽快加强本市公共托育服务建设,解决0-3岁幼儿的托育难题,切实推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没人带”成“不敢生”主因
  去年年底,一项由全国妇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占比79.5%。生育政策放宽,生育愿望却为何未见明显提升?
  除了因物价、房价以及医疗、教育养育成本高昂,令人担心养不起等因素外,“生出孩子没人带”是导致不少家庭“不敢生”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妇联的近期调研显示,高达86.5%的家庭把“没人照管”列为生育二孩的主要顾虑之一,“谁来带孩子”正成为困扰许多家庭的棘手问题。
  据了解,目前,上海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基本都只招收3周岁以上幼儿,针对0-3岁幼儿的托幼机构寥寥无几。市妇联的调研数据显示,据初步匡算,本市有托管服务需求的2-3岁本市户籍幼儿约10万,但目前全市仅有集体办和企事业单位办的独立法人托儿所39个。截至2015年12月底,本市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招收的幼儿不到2万名。托育服务短缺现象严重突出。
  另一方面,本市家庭对公共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显著。2016年11月,上海市妇联开展了一项针对上海市户籍0—3岁婴幼儿托管需求的微信调查显示,有 88.15%的家庭需要婴幼儿托管服务,托育“供需”缺口巨大。
  “‘带孩子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些家庭和谐的主要问题”,市人大代表马瑜提到,由于托育服务短缺,一些妈妈产假后不得不请祖辈来家中协助抚养,很容易产生老人晚年生活被孙辈套牢、居住拥挤、婆媳矛盾等很多关联性问题,影响家庭和谐稳定。而对于那些没有祖辈协助的双职工家庭而言,要么选择女性放弃工作,要么选择出高价保姆,无论如何选择,都将对家庭经济及个人事业都带来巨大压力。此外,不少高知优秀女性为了带孩子,在事业黄金期只能选择暂停或完全放弃工作。“许多职业女性不管有多高的学历,从事多么高精尖、高大上的工作,一提到需要照顾婴幼儿,都感到无可奈何。”
  马瑜认为,如何合理布局托育资源,提供完备的公共托育服务,帮助家庭兼顾好工作与育儿,让婴幼儿能够就近进入优质、平价的托儿所健康成长,让职业妇女“敢生、好养”,是亟待政府部门回应的民生诉求。
  “高门槛”成“办托难”主因
  既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何托育领域仍存在大量空白?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徐枫指出,高门槛是制约相关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据悉,本市现有的托育机构的建设标准,仅能参照2005年版《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和2006年《上海市民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准入门槛过高,不符合实际,致使托育机构发展面临困境,也制约了市场、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针对这一状况,徐枫建议应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在市级层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0-3岁公共托育法规政策与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支持托育服务业发展的建设标准、管理规定、税费政策、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快保育员队伍发展的政策等,鼓励、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探索机构办托、企业办托、家庭办托等多元模式,建立覆盖人群广、服务层次丰富、供给渠道多样的托育服务体系。
  徐枫同时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托育服务发展规划,应明确政府在保障公共托育服务需求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托育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家庭照料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构建以家庭照料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府资源托底的托育服务体系。尽快制定适合于上海城市发展和人口布局的托育服务发展规划,明确本市托育服务设施布局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空间布局。
  “家门口”的托儿所最受欢迎
  代表:公益先行避免产业化
  市妇联的相关调研显示,在有婴幼儿托管需求的家庭中,73%的父母希望把托管点放在小区内。本次两会上,加强先行先试,探索社区公共托育服务模式,成为不少代表的热烈呼声。
  徐枫代表指出,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在当前托育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而社会呼声又十分强烈的情况下,依托现有的社区资源,为百姓提供就近、就便、小型化的幼儿托管服务,不仅有助于解决幼儿家庭的燃眉之急,也是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
  “建议在社区建立婴幼儿日间托育点,引入专业托育机构,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养教结合的有效工作模式”,马瑜代表也建议,应充分挖掘、整合社区资源,在有条件的社区和大型居住小区、企业园区、大型商办综合体内,通过新建或利用空置的、利用率不高的住房改建社区婴幼儿托管点,为0-3岁婴幼儿提供日间看护或临时托管服务。
  马瑜同时强调,托幼点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应突出体现公益性、普惠性,采取合理收费、政府补贴的运作模式。“人口政策和生育行为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托幼服务建设的定位和属性必然是惠民优先,要避免市场化、产业化倾向”,她建议,政府在提供免费场地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装修,添置小床、桌椅等设备以及必要的早教用品,并在水电、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降低托幼机构运作成本。
  据了解,目前,由市妇联牵头,市教委、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共同参与的“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已纳入2017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一系列配套政策及措施将于近日出台。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徐枫表示,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建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社区;幼儿托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