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金融论坛聚焦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

2017-01-16 16: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月16日消息(记者候杰 吴善阳)据经济之声《王冠红人馆》报道,以中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为主题的上海金融论坛周末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前印度央行行长拉格拉姆·拉詹(RaghuramRajan)及前IMF副总裁朱民等重磅嘉宾联袂出席,以专家智慧指点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中国投资市场与经济迷津。下面请听记者候杰、吴善阳的报道:
  在黑天鹅事件频出、民粹主义抬头的全球新趋势下,2017年无疑将充满更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长期以来引领全球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一方面被寄予厚望,另一方面自身也在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发展和国际化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金融界2017年开年首场高端国际论坛上,中国议题成为了这场世界级对话的关注焦点。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瑞穗金融集团讲席教授、高金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江指出,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比,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明显滞后。而国内经济的放缓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确定性,给积极的金融改革和创新加大了阻力和难度。“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遇到了新的挑战,尤其面临着向新的发展模式的转变,一个由规模到效率、由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由以资源投入为驱动到以创新为驱动、由规模递减到可持续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关键是要真正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和风险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而这个作用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开放的金融体系的支撑。”
  论坛上,诺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在题为“金融科技和创新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要行使全球经济的领导力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资本市场。应对全球老龄化和人口寿命延长的挑战,改善金融服务以应对亚洲GDP的大幅扩张,通过全球多样化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当下金融创新的机遇。他提出了一个积极而大胆的建议,就是在不改变资本管理要求和不增加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进行中美等国之间的“收益率置换”:
  “我觉得这个互换合约可以马上实施,不是说马上实施之后就会造成整个体系的一个大的调整。其实我们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也可以开始做这个互换,而且这个互换也是可以逆转的,也就是说你做了之后发现有问题、有缺陷,你如果做大的制度调整,出现这种问题的话你可能调整起来就比较难了,但是互换合约,你发现实施之后第二天就有问题,所以马上可以调整过来,所以它是可以逆转的。所有衍生品的目的是把风险进行转移,我觉得对于这个风险转移来说互换是效率最高的。”
  拉格拉姆·拉詹认为,新兴市场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国内需求,资本流将继续保持波动性。他预计民粹主义抬头将会从货币政策、欧洲银行业、地缘政治和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等方面造成短期风险。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果,但前路仍有挑战,世界和中国都要以结构改革来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金融学经济学教授、前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等专家还就“中国资本市场– 机遇和挑战”及“中国GDP增长放缓–结构性还是周期性?”进行圆桌讨论。高金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揭示了股市不振、难有收益的根源,并给出积极的建议:
  “答案很简单,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贡献来自于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跟GDP是高度正相关,而上市整个部分跟GDP关联性是很低的。你还是应该通过国际化来分散风险,资本项目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开放,所以现在做的事叫风险可控下的资本项目开发,这里有很多,规模比较小,有沪港通跟深港通,香港上市大部分公司还是中国公司,你要分散要去欧洲和美国,以后可能会有沪美通,最后一个就是总收益的互换,你钱不用出去,把中国股市收益跟美国收益做一个互换。”
编辑: 韩晓余
关键词: 上海金融论坛;聚焦;资本市场;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