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计划到2020年市属高校六成专业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型
2017-03-15 17:0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3月15日消息 据上海政务网发布,第三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日前获批建设,至此,沪上已有73个试点专业正式“整体转型”为应用型本科。
在国家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计划到2020年,市属高校的60%专业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在这盘高教改革的大棋中,总计200个左右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调头”?
变“一列纵队”为“多列纵队”
“当前,能源动力类毕业生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应用能力不足,入职上岗前通常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上海电力学院动力系教授胡丹梅直言,学生对于一些新的发电技术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了解甚少,由此给企业造成很多困扰。上海电力学院正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专业试点,明确“十三五”期间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
育人和用人,供需须匹配。早在2014年,国家多部委就开始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之后在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22条”意见中也提出同样的转型要求,而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颁布实施《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让各校从“一列纵队”变成“多列纵队”。
上海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4种类型。教育主管部门表示,高校重新排队入座,没有降格升格之说,对不同高校实行分类投入、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制度,打破以往观念中唯综合型大学才“高大上”的误区,每一队列都有“排头兵”。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校教改中
来自不来梅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信息学系的理查德·塞瑟曼,近日随德国大学团到临港大学城商讨“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他本人就是电气工程师出身,获博士学位后,当了17年教授。塞瑟曼所在的这座1799年建立的老校,至今44个本科专业中有8个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我们的专业布局结构与当地产业高度融合,从航运、航空到风电、汽车均有覆盖,有个校区可以步行进入空客公司的厂房。”
制造强国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应用型大学必须对接一线“找回企业”,让企业全程参与教学改革,而不是只当“接盘侠”。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签约结为“战略联盟”委员会,由总裁和校长分任主任,并成立“校企共建上海电机学院二级学院管委会”,其中企业人员超过半数。试点学院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全新、重组、改造”3类课程,各占三分之一。
试点专业毕业证书挂钩职业证书
像塞瑟曼这样有工程师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正是应用型高校的紧缺人才。电机学院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除保证原有收入外,还特别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挂职津贴,并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有机结合。目前,全校兼具行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已占专业教师50%以上。
与“双师”对应的是“双证”。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双证融通”,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获得与本专业本科层次相适应、社会行业认可的至少一种职业证书。目前试点院校均配有“双证融通”实施的具体方案,全市89%的试点专业均明确了与毕业证书完全挂钩的职业证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已形成“学历教育+执照培训+技术研究”横跨“专本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飞行执照以中国民航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执照为准。该学院党总支书记、飞行技术专业负责人何法江介绍,这一专业国内理论课程最短缩至2.5年,总学分从200分降至162.5分,让定向委培的航空公司为每名学生安排2次国外航校面试机会。该专业自2014级起招生规模扩容,每年录取120人左右,2015—2016学年国外实习基地扩大至10个,大大提高了中国学员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人才;定向培养
-
上海浮吊船20日前须全部退出黄浦江
为了消除上海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风险,推动黄浦江两岸规划功能调整,按照上海市政府关于黄浦江上游浮吊整治工作的要求,黄浦江现有196艘浮吊船都应当在3月20日前自行退出黄浦江。目前,经过上海海事、港口部门的宣传劝告,绝大部分浮吊船业主都已经签署清退协议,承诺将在规定日期前主动退出。同时,在海事、公安、港口等部门的联合保障下,浮吊船正在有计划地组织编队,有序撤离黄浦江。
2017-03-15 17:16:00 -
黑网餐“卧底火锅”具有警示意义
随着网络餐饮的蓬勃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尤其是,不少网上号称精致的餐馆,而实际上却是脏乱差的“家庭小作坊”;加之,外卖订餐平台的审核把关不严,餐馆良莠不齐;同时,又基于消费者订餐习惯于看“颜值”,很少注意食品的制作流程,更无法检验网络外卖餐馆的资质,这就导致了舌尖安全隐患重重。
2017-03-15 16:18:00 -
[专家谈]上海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在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工作,连续七年被列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七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统计的结果是,2011年日均末端焚烧、填埋的垃圾总量是18000多吨,到2016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6000多吨,减量2000吨,特别是全年日均2400吨湿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处理利用,也就是做了肥料,生物降解了。
2017-03-15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