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18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张送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1—2022)》发布会昨天(1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举行。以“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围绕如何破解经济发展面对的“三重压力”,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宏观经济发展贡献学界力量。

据介绍,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我国2022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5.5%,CPI增长1.8%,PPI增长3.9%,GDP平减指数增长3.2%,消费增长6.5%,投资增长5.1%,出口增长11.3%,进口增长11.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6.4附近宽幅双向波动。考虑到“双碳”目标严格执行、房地产税的实施、有效竞争推进、民营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课题组就6种不同情景得出全年GDP增速分别为5.4%、5.2%、4.5%、5.8%、5.9%、6.1%。课题组还就不同情景下的政策选项给出了建议。

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价格和成本的角度,尽管目前CPI不高,且工业企业利润总体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增加了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特别是下游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我国教育错配现象较为突出,会对个体收入产生“扭曲”效应,并且该效应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从债务构成方面看,随着家庭信贷政策的反复,本已收缩的家庭债务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年来高位,企业债务风险仍未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债务违约率由降转升;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规模增加和期限延长的特点,鉴于其债务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

在当前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抵押和土地财政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推动数字经济的进程中,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测试正稳步有序进行,对深化金融普惠、增加人民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监管数字金融资产,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鼓励私营部门自主创新,是中国当下面临的一个挑战。

此外,课题组首次就教育发展和环境板块进行了系统研究。课题组探讨了“双减”政策下系统进行深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举措,“应通过推动教育公平,改善收入代际流动,同时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占比,完善再分配税收体系等多个角度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同时分析了中国环保的历史经验,并提出“环境治理方面,双碳目标下,经济增长存在降速风险,但长期中存在的产业与能源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压力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总负责人田国强教授表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弄清楚改革与发展、稳定和创新的内在辩证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内在关系。鉴于中国经济短期内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总体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上还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基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财政政策需要出台面向基本民生的收入补贴措施和减税降费政策,提振消费需求,扭转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货币政策同样需要对中小微企业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扶持,防止经济进一步分化。此外,针对一些行业的调整,应采取渐进而不是急剧式、一刀切的不断加强的管制和结构调整,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综合治理谋划的艺术性,防止出现政策叠加共振效应。

田国强强调,应对短期稳中求进问题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更迫切、更重要和更根本的还是要靠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改革及其治理,这是应对预期转弱压力的最有效对策。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实践探索和理论逻辑都表明,改革与不改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差近3个百分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形成为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和谐气氛和良好的营商大环境,要有具体措施,让中央部署、改革大政方针真正落地,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让政府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作用,以全方位开放倒逼深层次制度改革,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深层次制度改革有三大重点目标任务:一是形成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提升依法治国能力和政府执行力,建立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三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透明的良好社会规范和秩序以及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谈从炎,同济大学教授、经济与金融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钟宁桦,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曹国琪,江苏和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百联挚高基金创始合伙人、上海财经大学校董吴亚东,上海昶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秋等嘉宾出席此次发布会。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编辑:郭振丹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