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个多月的升级改造,近日,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试运行开放。此次改造以周边历史建筑为基础,重点打造“一带十景”,每个景点背后都是设计师和建设者们的执着追求和辛勤付出。

这段最新开放的滨河公共空间,您去过了吗?首批参观的市民们有何评价?已经开放的苏州河滨河步道中,您最喜欢哪一段?您觉得“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这个周末,一起去河边走走吧。

苏州河步道华政段正式向市民开放(视频49秒)

若沿着苏州河步道华政段一路走来,一边是秋日里水波荡漾的苏州河,一边是红砖灰瓦可以亲近的百年历史建筑——华东政法大学的格致楼、怀施堂(韬奋楼)、圣约翰中学校长楼等等,皆在绿树掩映中的不远处,举目即可望见。

家门口的景点

“旁边有水,有老建筑,有新绿化,空气好,视野好。” 试运行首日,市民顾先生来到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对圣约翰建筑群如数家珍,对整体景观提升评价颇高。

“希望这段步道保持现状,幽静,像个博览馆一样让大家参观就行,”张阿姨笑着说,“以前走不会考虑风景的问题,但现在会觉得有观赏性,这边风景独好。”

市民在步道上行走拍照

彭师傅平时就喜欢健步走,当天也特地前来。他说,自己是华航小区的居民,从他家窗口可以看到全工程的推进。自己一天一天地看着这里动土动工,速度非常快。落地来走,他觉得细节更多,比如“侵占”步道的一些植被被挪走,建筑也从之前只能看到轮廓,到现在的触手可及,“感觉家门口就是个景点。”

施工队的执着

老秦与他参与制作的长凳

这是一条总长30米的弧形木质长凳,也是苏州河长宁段华政校园滨河步道中,位于U型弯中心位的一处最主要的新建景观。眼下,无论从步道漫步而来,还是从空中俯瞰,这条波浪一般的长凳,已成为U型弯上一处当仁不让的新亮点。

这是老秦和近80位同事根据设计图纸,将1000多片塔利木,拼接成直线距离20多米、弧形总长超过30米的长凳,与一旁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小白楼”形成呼应。

“每一片木头的打磨角度都不一样,1000多片里几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片。”老秦说。 既然时间紧、任务重,为何不采用更方便拼贴的横条设计来制作这张椅子?

灵动的流线造型、前卫而不失庄重的设计,使这处“人造景”与苏州河的水面波纹形成呼应。设计师、建设者们这份看似“自找麻烦”的执着,在这里有了最佳诠释。

邂逅百年红砖灰瓦

踏入苏州河“臂弯”里的华政园,恍若一步踏入了19世纪后半叶,跨越3个世纪的“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在2018年完成了首幢老楼“格致楼”的文保修缮工程,环绕着格致楼的“苏河湾突出部分”的建筑群落修缮工作将在明年年底完成。

格致楼是圣约翰大学的早期建筑之一。据负责修缮工程的公司介绍,进行了两年的格致楼修缮工程遵循“恢复原貌、修旧如故”,使格致楼成为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里首例完全按照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进行修缮复原的典型实例,这也为今后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特别是校园内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

格致楼

比如格致楼的飞檐貌似取自中国传统,其实并不然,传统的飞檐靠的是建筑内部的檩条支撑,而当年的西方建筑师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因此格致楼的飞檐是用木架子加上去的,所以才能在日后被轻易去掉,而不影响整幢建筑的结构。”

格致楼的飞檐

以及如何解决二三层的外廊被封堵的问题?现代的建筑师们就想了个办法,在窗户外参照毗邻的怀施堂的样式和做法,加上了实木栅栏,昭示这里曾经是阳光通透的外廊。

格致楼的顶层保留了原有的屋梁

紧邻着格致楼的怀施堂(韬奋楼)是学校里最老的建筑之一,这座建于1894年的四合院建筑,面积达5061平方米,是修缮格致楼时的重要参照。

怀施堂

位于整个华政步道最突出位置的是圣约翰中学校长楼,这幢线条简洁明快的美式建筑恰恰也位于整个地块地势最低的位置。它的修缮特点与难点在于将它水平整体抬高了930毫米,“因为不远处的防汛墙不断抬高,若不去修缮,它的整个一层几乎就是泡在水中,难以维继。”

校长楼

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近期《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一江一河”未来发展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而专门为“一江一河”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上海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的一条重要思路: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生活体验。

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部分景观

在生态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城市的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城市吸引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品质,直接关系到城市吸引力和区域影响力。

提升生态品质增强城市软实力

目前,上海在河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及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生态品质彰显城市软实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建议:

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和价值中的生态基因。挖掘“一江一河”等在城市文化发展和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打造具有上海生态特色和文化特征的生态地标。

二是系统营建高品质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推进环境微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关注黑臭水体整治、扬尘和噪声污染防治等民生关切的环境问题。

三是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挖掘生态空间的文化和服务功能。完善城市—郊野公园体系等。

四是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和城市人文气息良性互动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的集聚能力。。

五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交流,提升生态环境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