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岛启动区。独角兽岛被比喻为荷塘中的莲花,寓意企业在独角兽岛上“有机地生长”。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铸造科创新动能

  夯实战略依托,高水平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紧扣“两区一城”高能级平台和“一核四区”功能布局,遵循“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路径,大力集聚以中科系为核心的“国家队”,积极拓展校院地协同创新的“高校圈”,努力培育新经济“独角兽”,超前布局以超算中心为代表的科技“大装置”,加快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中国西部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建设。

  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天府实验室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均提出,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技、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而天府实验室聚集区将落户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四川面向国家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自身优势领域打造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以建设天府实验室为契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重构创新全链条,吸引更多顶级科学家来川发展,强化四川基础研究能力。让天府实验室成为四川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和动力源。

  在打造创新策源核心支撑力的同时,天府新区还在成都科学城规划布局独角兽岛、兴隆湖产业园、凤栖湿地产业园等5大产业社区,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经济“5+1”领域、高新技术服务7大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目前已构建形成“种子+初创+成长+龙头”的新经济企业发展格局,公园城市战略优势充分彰显。

  □郭平

  高能级平台

  为成都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在兴隆湖东南2公里处,成都科学城内矗立着一座大型蓝色立方体建筑,这是成都超算中心所在地,天府新区人将它亲切地称为“硅立方”。自2019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该项目的建设速度如同它的“计算”速度一样,稳定、高效。

  2020年,超算中心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前十。这一“算力”将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成都超算中心总投资约2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按照300P峰值性能进行总体规划,一期完成建设峰值性能170P,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方面。

  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勤介绍,成都超算中心目前已为200多家用户提供服务,累计完成了152万个科研课题作业的计算,CPU计算利用率已达30%。

  可以预见,成都超算中心未来将支撑成都乃至西部的科学、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距离超算中心不远处,是天府新区的另一处网红区域——独角兽岛。

  进入2021年,独角兽岛启动区建设工作正式进入收官阶段,项目整体及室内展陈精装全面呈现,独角兽岛“雏形初现”。

  独角兽岛位于鹿溪智谷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006亩,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独角兽岛的设计方案,由建筑设计领域大有名气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负责。

  设计中,独角兽岛被比喻为荷塘中的莲花,寓意企业在独角兽岛上“有机地生长”。

  2018年底,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在天府新区新经济产业园举行公司落成揭牌仪式,成为落户天府新区“独角兽岛”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2019年,天府新区发布《关于支持新经济企业入驻独角兽岛的若干政策》,俗称“岛十条”,独角兽企业从“入岛”开始,就将享受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

  “独角兽岛”的功能不仅包括为已经成型的“独角兽”公司提供场地,更是为了培育、孵化成都自己的本土“独角兽”公司。

  在兴隆湖的东北角,天府海创园一期项目也已基本完工,这里将围绕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数字经济构建创新生态链,同时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型企业成长需求,提供平台服务。再远一点,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一期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进入2021年,天府新区的高能级平台接连投运,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能力正在加速提升。

  成都科学城

  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

  类似上述的“硬核”平台在成都科学城还有很多。2020年4月,川渝两地签署协议,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落实在成都方面,将统筹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的战略布局,其中,“一核”正是成都科学城。

  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成都)科学城,是融入国家战略的时代之需、彰显科技优势的顺势之为、推动高位求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四川“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道。

  围绕高标准建设成都科学城,天府新区已有明确路径。

  ——建强“实验室”。以天府实验室为抓手,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切实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

  ——布局“大装置”。在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超高通量多功能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规划,“十四五”建成Z箍缩驱动混合能源装置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更多抢占制高点的川版“国之重器”。

  ——集聚“国家队”。依托四川发展优势,发挥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科研机构聚合功能,加快引聚国家级科研机构及研发型领军企业,集聚彰显国家实力的科技力量。

  ——拓展“高校圈”。加快投运即有的43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加紧落地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创新平台,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快速做强科技创新生态链。

  ——发展“新经济”。以“数字经济特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赋能,持续完善高技术服务业生态体系,进一步畅通转化渠道、助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让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融入产业链、贯穿价值链。

  “成都科学城坚持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做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创新策源极核。”该负责人说。

  创新策源

  Z箍缩驱动混合能源装置

  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基地

  10个

  国家级创新平台

  17个

  引进“中科系”“中核系”等机构

  37家

  落地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

  43个

  引育院士、“国千”等高层次人才

  270名

  紫光、华为、商汤等科技领军企业

  80余家

  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15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65家

  产业发展

  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

  ●电子信息

  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烟草制品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引进培育新经济企业

  1.5万余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55家

  ●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49家

  ●集聚新希望、招商局等总部项目

  53个

  ●落户天府影都、佳龙国际等高能级文创项目

  35个

  城市品牌

  ●2019年在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上获评“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区奖”

  ●被国务院评为“双创”示范基地

  ●深化改革打造“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先后接待国内政商和群众2.5万余批次、30.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