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二级列表

晚清文人与水晶宫结缘 成睁眼看世博第一人

中广网 2010-02-05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会址水晶宫

  一个失意、落魄的文人,在同治元年闰八月十一日(1862年10月4日),搭乘一艘英国邮轮“鲁纳”号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此行本是逃亡,却把王韬从东方推向了西方。他的旅行线路,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槟榔屿、斯里兰卡、亚丁港到苏伊士,再从苏伊士到亚特兰大,所见所闻,使他成为一个通晓西学、了解西方文明的东方开明知识分子。

  历史逐步照亮和放大了这场逃亡的意义。王韬的经历使他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晚清思想家。在英国伦敦游历时,他亲见了此后在世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水晶宫,当中国人开始搜寻中国与世博的历史渊源时,他关于第一届世博会会址水晶宫(当时被王韬叫做玻璃巨室)的简短描述,使他还获得了一个称号:“睁眼看世博的第一人”。

  王韬与水晶宫

  王韬看到的水晶宫,当时已经被一个私营企业买下,搬出了海德公园,移到了伦敦南部的西德纳姆,并增加了两座高塔,围绕水晶宫的是美丽的花坛和绿树。

  王韬本来是一个落魄的名士,一个风流才子,出生于江苏。在被迫逃亡之前,他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墨海书馆当时的负责人是传教士麦都思。1848年开始,王韬在书馆给麦都思担任助手,并且重新翻译《圣经》。这段经历,为日后王韬的出逃埋下了伏笔。

  1862年2月4日,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从战略上为太平军献策,后来东窗事发,他的陈条落入清军手中。王韬不得已而出逃,离开他熟悉的家人、朋友,和他整日流连的十里洋场。而这时,帮助他出逃的正是麦都思的儿子、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的麦华陀爵士。

  同治元年闰八月十一日,也就是1862年10月4日,王韬搭乘一艘英国邮轮“鲁纳”号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在甲板上,他以伤感的笔触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东去鲁连成蹈海,北来庾信已无家。从今便作天南叟,忍住饥寒阅岁华。 想来,这位曾经的清朝秀才,是带着几多遗憾,几多依恋的复杂心情,离开了他熟悉的生活。

  那一年,他34岁。

  1867年11月20日,受到朋友的邀请和资助,王韬开始了他在欧洲的游历。他取道新加坡、槟榔屿、锡兰、亚丁、开罗,出地中海,经意大利墨西拿抵达法国马赛,又从马赛转搭火车经里昂到达巴黎,在巴黎游览罗浮宫等名胜,并拜访索邦大学汉学家儒莲,随后继续搭火车到加来港口,转搭渡轮过英吉利海峡到英国多佛尔港,最后又到了伦敦。

  每到一处,他必定游览一番,并以浪漫的辞藻留下丰富的游览笔记。这成为今天我们窥见19世纪末欧洲盛景,以及这位著名的清末改良派思想家复杂内心世界的重要资料。

  在伦敦,王韬看到的水晶宫令他目眩神迷,他描写道:“……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赴牛津演讲孔学

  在当今的中国学术界,王韬成为研究晚清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关系以及知识分子西方观的重要对象,关于他的游记解读、事迹考证不胜枚举。

  王韬在英国待了两年,和他的朋友理雅各一起住在苏格兰中部,除了不时的长长短短的旅行,两人还合作完成了《诗经》、《易经》、《礼记》等中国经典的翻译。王韬旅居苏格兰期间,应用西方天文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日食记录,写出了《春秋日食辨正》、《春秋朔闰至日考》等天文学著作。

  其间,他还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介绍孔子的仁爱之道。根据现有的记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文人在牛津大学演讲的记录。

  这位有着日记癖的中国学者对这次演讲记载道:

  英之北土曰哈斯佛,有一大书院,素著名望……监院者特邀余往,以华言讲学。余备论中外相通之始,言:……三百年前,英人无至中国者;三十年前,中国人无至英土者。今者,越重瀛若江河,视中原如堂奥,无他,以两国相和,故得至此……是时,一堂听者,无不鼓掌蹈足,同声称赞,墙壁为震。其中肄业生之年长者……特来问余中国孔子之道与泰西(编者注:泛指西方国家)所传天道若何?余应之曰:孔子之道,人道也;有人此有道,人类一日不灭,则其道一日不变。泰西人士论道必溯原于天,然传之者,必归本于人;非先尽乎人事,亦不能求天降福,是则仍系乎人而已。

  讲到快意处,王韬还高声吟诵白居易《琵琶行》和李华《吊古战场文》。

  王韬西行的收获之一,是给他的小说和游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除此之外,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不可能不给这位传统文人带来巨大的冲击。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段怀清《苍茫谁尽东西界》中说道:“而当泰西文明不仅只是所谓的奇巧淫技、不仅以口岸文明的方式呈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作为晚清中国第一代口岸知识分子之一,王韬发蒙以来所逐渐经营出来的传统文人的精神审美世界也不能不随之发生动摇,不过这一精神思想的变迁过程远非想象那么轻而易举。”

  22年后终回上海

  在流亡22年后的1884年春天,在丁日昌、马建忠、盛宣怀等人的斡旋下,王韬终于回到上海——他阔别了半生的土地。而此时,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天朝的通贼,而是报业名流了。

  1897年,王韬的生命走向了尽头。在他死前的三年,他约见了一个从广东出发向李鸿章上书的南方青年,此人正是孙中山。王韬帮助他修改了上书,并给在李鸿章幕中供职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举荐信。王韬已然垂垂老矣,可是他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新的力量。

  1897年4月23日,王韬去世。他亲见了日本敲开中国大门,这一年,朝野内外纷纷上书朝廷,呼吁变法,改良派们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很快也将在匆忙之中上演。

责编:朱虹 来源:东方早报

世博速览更多>>

1.jpg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