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二级列表

西湖织锦费城世博会获奖 中国绸伞在日本大热

中广网 2010-02-05

      

  世博之谜

  日本曾出现中国绸伞热,这也和都锦生有关?

西湖风景绸伞

  1926年,都锦生的织锦在费城世博会上获奖,都锦生并未就此满足,中国能够摆脱列强牵制,走向腾飞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

  当人们鱼贯到都家祝贺时,都锦生却频频回忆起他做学生时,一个日本教师说过的话:“今天诸位看到丝绸工业在贵国这般落后。贵国机业欲发达,必吾国诱导……”这句话一直是都锦生心中隐隐的痛楚。

  为寻找中国织锦业进步的良方,都锦生来到了日本。在东京街头,他看到许多日本妇女的手中都拿着一把精致的伞,而伞面居然是用丝绸做成的,日本人将这种伞称为日本绢伞。

  都锦生将几把日本绢伞带回中国,与工人们共同研究开发中国的绸伞。他用上等的紫竹做伞骨,伞面绘上西湖的风景。就这样,中国第一把西湖风景竹骨绸伞诞生了。这种伞设计精美绝伦,收拢时如一段毛竹,打开时又铺开了美丽的风景。美丽的绸伞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成为女士们的最爱,就连胡蝶、徐来等大明星也对都锦生生产的西湖风景绸伞爱不释手。同时,它价格低廉,更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称雄一时的日本钢骨绢伞,连日本街头也出现了“中国绸伞热”。

  【世博会人物榜 】

  都锦生(1897-1943),号鲁滨,杭州人,近代著名实业家。在短暂教学生涯中,都锦生亲手织出中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在1926年费城世博会上,都锦生的仿唐寅古画织锦《宫妃夜游图》获金奖。东方早报世博记者 陶宁宁

责编:朱虹 来源:东方早报

世博速览更多>>

1.jpg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