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二级列表

《上海世界博览会参观须知》条款内容问答

中广网 2010-04-22

      

  1.《须知》第四条第一项禁止参观者携带液态物品入园,这样规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参观者在园区内的饮水问题?

  答:禁止参观者携带液态物品入园,主要是基于园区的公共安全考虑,也是爱知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以往世博会和大型活动的惯例。

  为满足参观者的饮水需求,组织者在园区内设置了101个饮水点,共计配备1168个喷嘴和接水口,免费为参观者提供饮用水。同时,园区内10万平方米的公共商业设施将销售各类饮料,其价格基本与上海市中心商圈的饮料价格持平。

  2.《须知》第七条第五项明确参观者不得在指定吸烟区外的其他场所吸烟,这样规定是否意味着参观者可在园区内吸烟?而第四条第二项禁止参观者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具,参观者将如何解决点烟问题?

  答:上海世博会提倡“健康世博,无烟场馆”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因此园区内的展馆是禁烟的。

  组织者仅在园区公共区域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吸烟点,并配备点烟装置,但请参观者遵守《须知》的规定,仅在指定吸烟点内吸烟。

  3.《须知》第四条第四项允许手推轮椅和电动轮椅入园,但禁止机动轮椅车入园,为什么同样是残障人士使用的代步工具却作区别规定?

  答:世博园区内人流高度密集,确保园区公共安全是组织者的首要任务。作出这一规定,体现了确保园区安全和便利残疾人士参观的平衡。允许电动轮椅入园,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轮椅的最高设计时速仅为18公里/小时,且以清洁能源作为动力,与园区“零排放”的理念相一致。而禁止机动轮椅车进入园区,主要是因为其设计时速可高达50公里/小时,容易造成其他参观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影响其他参观者的正常参观。并且,机动轮椅车以燃油、燃气为动力,不符合园区“零排放”的理念。

  4.《须知》第四条第四项禁止机动轮椅车进入园区,如何解决乘坐机动轮椅车前往园区的残障人士的停车及参观问题?

  答:组织者已在园区出入口周边的指定停车场(浦东5个和浦西3个)为残障人士准备了无障碍停车位。具体而言,浦东的无障碍停车位分别位于靠近高科西路出入口的12、13号停车场,上南路出入口的16号停车场,长清路出入口的17号停车场,后滩出入口的19号停车场;浦西的无障碍停车位分别位于靠近鲁班路出入口的2号停车场、高雄路(贵宾)出入口的3号停车场、半淞园路出入口的4号停车场。每个停车场皆设有不少于15个的无障碍停车位。同时,组织者还将提供手推轮椅免费借用服务。组织者希望残障人士由健康的成年人陪同参观。

  5.《须知》第五条规定参观者入园后参观展馆、观看文化演艺活动,无需另行支付费用,这是否意味着世博会门票“一票通用”?园区内是否还涉及其他收费项目?

  答:世博园区的确实行“一票通用”,参观者入园后的参观和观演均无需“二次付费”。但参观者乘坐园区内的部分交通工具需要支付费用,包括两条观光线(博成路观光线、高架步道观光线)和水上交通离园航线(具备浦江观光功能)。观光线票价10元,水上交通离园航线票价60元。

  6.《须知》第六条对参观预约进行了较为概括的规定,园区内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场所的具体预约规则如何?每张门票的可预约数量是否有所限制?

  答:参观者凭票进入世博园区后,可免费参观所有展馆、观看园区内所有文化演艺活动。为了协助参观者有效安排时间,减少参观者的排队等候,世博园区内部分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提供预约服务。截至目前,除了中国国家馆实行全预约外,园区内其他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实行部分参观资源的现场预约,未进行预约的参观者可以排队进行参观和观演。

  就预约参观而言,中国国家馆和5个主题馆实行综合预约。持个人票的参观者可通过园区内22个综合预约点设置的176台预约机在园区现场进行当日参观预约。其他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场所实行单馆预约,通过在该展馆或活动场所外设置预约机的方式,为参观者提供当日该馆或活动的现场预约服务。

  由于预约资源有限,参观者仅可进行“一次综合预约、五次单馆预约”。具体而言,对于中国国家馆和5个主题馆,参观者每次入园只能选择六个展馆中的一个进行参观预约;对于其他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参观者每次入园可预约当日参观展馆和观看文化演艺活动最多五次。

  7.《须知》第七条第三项禁止参观者在园区内进行表演,作此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答:组织者已会同参展者在世博园区内规划和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演艺活动。4月12日,世博会园区文化演艺活动的首批节目表已经公布。

  对于参观者而言,进入世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如允许参观者随意表演,将破坏园区的表演管理体制,并且容易引发围观,将对园区安全和参观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8.《须知》第八条第一款规定了参观者在园区内的摄像摄影规则,参观者在进行摄像、摄影、录音行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参观者在园区内摄像、摄影、录音需要区分室外和室内两种情况。

  就室外场所而言,参观者的摄像、摄影、录音一般均无限制。即便涉及使用他人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参观者仍可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合理使用。

  就室内场所而言,园区内不同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对摄像、摄影、录音行为采取不同的要求。因此,希望参观者尊重和遵守各展馆、文化演艺活动有关拍摄的规定,在进行摄像、摄影时尽量避免对展览和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避免对参观秩序造成影响。

  9.如何理解《须知》第八条第二款,组织者和参展者可在园区内摄像、摄影、录音,并可使用参观者肖像这一规定?

  答:作为以往世博会和大型活动的惯常做法,组织机构会对一些重要的场所、活动进行摄像、摄影、录音,这不免会涉及使用参观者的肖像。如要求组织机构逐一征得所涉参观者的同意,实践中难以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组织者和参展者使用参观者肖像时,将充分尊重参观者,所形成的照片、图像、视频将主要用于记录和宣传世博会的目的。

  10.《须知》第九条规定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组织者可采取的临时限制措施,这一规定是否会对参观者正常参观世博会带来影响?

  答:上海世博会参展者众多,预计参观者数量巨大,这给世博园区的有序运行和安全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是组织者应对极端高峰情形的必要、合理管控手段。此外,上海世博会如此庞大的系统要运作半年之久,还可能由于恶劣天气、技术故障等原因,需要采取临时限制措施。所有临时措施都是为了参观者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希望广大参观者予以理解和配合。

  应当强调的是,采取临时限制措施是个别极端情况,组织者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均衡人流分布,最大限度避免相关情况的出现。

责编:王晓宇 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网

世博速览更多>>

1.jpg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