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二级列表

世博熊猫的使命:呼唤关爱生命、善待自然

中广网 2010-03-23

      新华网上海3月23日电(吴宇 陈乐)以十只“世博熊猫”为题材的彩色金银条投资收藏品23日在上海首发。人们在为这一特别的世博特许产品吸引的同时,更加关注十只“世博熊猫”的最新状况及其即将开始的“世博生活”。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小平2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迄今为止,十只‘世博熊猫’的身体都很健康,对上海的生活环境已熟悉适应。作为熊猫的家乡人,我们希望世博会开幕后,海内外游客能文明参观,共同为‘世博熊猫’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据介绍,十只“世博熊猫”自今年1月5日乘专机从四川雅安碧峰峡基地来到上海后,随行的四名饲养员天天与“家里”保持着热线联系。“在与上海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十只‘世博熊猫’没有生过病,生长发育良好。”周小平说。

  按照原定计划,今年下半年起,十只“世博熊猫”将从位于浦西的上海动物园转至位于浦东的上海野生动物园,继续总计一年的“世博之旅”,而此时正逢世博会会期和高温多雨季节,众多的游客以及天气条件都可能对“世博熊猫”带来影响。

  “熊猫怕热不怕冷,而且生性敏感,喜静不喜闹。我们特别希望世博会期间的游客能文明参观、善待它们。其实,这也是十只‘世博熊猫’来上海的一项世博使命,即呼唤人们关爱生命、善待自然。”周小平说。

  据介绍,上海“新家”的主人为十只“世博熊猫”专门安装了空调,即便在室外,也利用一些环境设施配备了空调。“熊猫本身就能选择相对适宜的环境,而来自人类的关爱和呵护会让它们有更多选择。”周小平说。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园方从去年初就开始规划建设十只“世博熊猫”的“新家”,“新家”由3000平方米室内外展区和7000平方米竹林组成。

  38岁的国画家王申勇也非常关心十只“世博熊猫”的“世博生活”。去年下半年,他花了四个月时间,以十只“世博熊猫”为对象,创作了十幅工笔熊猫画,最新发行的熊猫彩色金银条世博特许产品,即是以这十幅熊猫画作为图案的。

  王申勇告诉记者,他从事熊猫题材绘画已近20年,与熊猫感情很深,去年还与十只“世博熊猫”生活了一周。他认为,从人工保护和饲养的条件看,这些年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改善和进步,但受大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是由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王申勇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十只‘世博熊猫’带入这一主题环境中,不仅是为世博会增光添彩,更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环境意识,呼唤人们关爱生命、善待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据了解,由宝泉钱币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熊猫彩色金银条世博特许产品,得到了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授权,相关产品共使用纯银39.9吨、纯金1.45吨。

责编:肖妍玲 来源:新华网

世博速览更多>>

1.jpg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世博动态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