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二级列表

原子球,人道主义的光芒——记1958年世博会

中广网 2010-02-08

      欧洲,比利时是一个独立建国历史短暂和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但比利时通过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力地提升了国家地位,推进了城市的发展,也为世博会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寒冬里的春风

  凭借在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尼德兰地区特有的商贸活动传统,比利时可谓是世博会组织的行家里手。自19世纪中叶起,比利时便不停地举办各种规模的世博会。其中较有影响的是:1897布鲁塞尔世博会、1905列日(Liege)世博会、1910布鲁塞尔世博会、1913根特世博会、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1939列日世博会。

  然而,原子弹的弧光摧毁了世博会营建的和平。50年代中期,二次世界大战平息不久,经过几年的建设,欧洲国家和苏联重建了被战争摧毁了的经济,寒冷的政治气候也稍微变暖,举办新一届世博会的想法又重新成为话题。在希望和平进步的氛围中,比利时率先以恢复举办世博会打破世界的沉寂和凝重,为世界带来生机。

  国际展览局——作为管理世博会的国际组织更是倍感欣喜,这是自世界大战后,由《国际展览公约》缔约国首次共同确定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

  1951年比利时比利时国王博杜安(Baudoin)向世界宣布举办1958年世博会,主题:“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Science-Oriented Civilization and Humarism),世博会的场地选在距首都布鲁塞尔城外7公里的风景如画的海色尔公园,占地面积为200公顷,规划展区划分为4个部分:比利时主办国部分,比属刚果部分、外国参展国部分和国际组织部分。   

  

“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布鲁塞尔世博会主办者以独特的方式规划设计了一个具有比利时传统风格的园区,让参观者能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场地内有3条街道,6个广场,150座房子,50个有歌舞助兴的餐馆,5个剧院,3个池塘和7个花园。园区内还集中复制了全国各省的主要纪念碑标志物,强调了国家特色,“老比利时”城区,重现19世纪末该国家的面貌。比利时在这届世博会约有40个展馆,

  世博会场地共建造了约200座不同建筑。为了能方便游客观赏宏大的地域空间,主办者设计了高架缆车和快速机动车,还有在专用车道上来回奔跑的运客小火车。为了方便步行者,特意设计了一条长500米,宽25米,高15米的天桥,人们从天桥上可以看到大多数展馆和园区景色。

  比利时作为东道国的几个主要展位各具特色:土木工程展位向公众展示了比利时工业领域的成绩;运输展位可以颁发驾驶执照;电器展位展出了全部家用电器。

  世博会中的国际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音乐节上有巴黎音乐家和柏林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奏,也有时髦的电子音乐、木偶剧,爵士音乐会和大学生戏剧、时装表演。世博会给人带来的和平、欢乐和愉悦

  各参展国在世博会上都表现出温文尔雅的竞争姿态,这在战后人与人关系中极为宝贵的。为此有评论道:“在世界历史上1958年世博会成为推崇人道主义的年份。”   

  “原子球”建筑的创意  

  世博会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标志性建筑——原子球(Atomium Pavilion)。1955年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物时,一致选中了工程师沃特金(A.Waterkein)设计的原子球建筑方案。因为,这个设计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创意形式都反映了时代特征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原子球,它的建筑形状为9个巨大内空的金属球体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26米长,直径3米的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这正是放大1650亿倍的a铁的正方体结构。9个圆球加上钢架结构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球顶达102米。球面采用了5800块三角弧形铝合金焊接而成。

  原子球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当时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布鲁塞尔被称为“西欧的首都”。当时的欧共体拥有9个成员国,而比利时国内也划分为9个省。因此原子球象征着比利时国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不过,建筑设计师还另有含义:自1954年开始设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时,便考虑到标志性建筑,除了其本身应具有引人注目的特点之外,更应该具有思想内容,能反映时代的特征。1955年初,想到了“原子球”的设计方案。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基础是分子、原子、中子等无限小又极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人们对其缺乏了解,感到它们神秘莫测。所以,原子球是一座能向人们显示这些无限小的东西的建筑。同时经历了二战后,每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了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

  原子球建筑不仅展示其与众不同的建筑结构,也把现代建筑美学基础的纯几何形态的原则,运用在现代空间概念的形象设计之中。同时,原子球也是比利时冶金工业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

  原子球中间有一部当时欧洲最高速的电梯。仅23秒便可把22人送到92米的顶层圆球。顶层圆球专供游客观赏风景,四周有六面有机玻璃的大窗,并设有多架望远镜,250人可以同时从高处鸟瞰布鲁塞尔的优美景色。此外,还有可供140人就餐的饭店和纪念品商亭。参观“顶层”后,可改乘自动梯到其它圆球。在世博会会期,原子球内展览国际核能技术,其中有不同的核反应堆模型,和一艘3万吨核动力船的模型。另外还有太阳能利用、外层空间展览,内容丰富。

  建筑创意的汇集

  1958年世博会与历史上的世博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参展国的展示都强调了现代特色的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展馆设计、展示布置和展品选择上,都突出科学技术与思想理念的演绎,这与过去的世博会有了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为以后的世博会提供了典范。由于是战后第一次世博会,各国对参展非常重视,竭尽全力在这个创意舞台争奇斗艳,各国设计建造的展馆建筑千姿百态,令人目眩。对于游客来说,五花八门的展示,更是令人兴奋。

  苏联、美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的展馆被公认为是最吸引人。从建筑和工程的角度看,其精彩之处都在设计上的标新立异和对主题的诠释。   

装置艺术作品 高速电梯内景 艺术通道

  各具特色展馆  

  法国馆的结构是一座巨大的纲质三角帆建筑,三角帆的顶端是法国国旗。整个展馆的金属网络、固定接头装置、附属支撑都固定在建筑外部,整个结构重量都集中在惟一的受力点,面积约10000平方米墙壁基本是悬空的。建筑物内部留出了宽广的展区,这对于设计和布展十分有利。其建筑中大胆的创意和不寻常的工程技术是杰出领先的。

  美国馆是由著名的现代派建筑师爱德华设计,建筑是一个直径104米,柱高22米,透明圆柱形建筑。外部立柱与金黄色的网状结构交织,视觉上象一个火药桶或一座棚架,结构本身很吸引人。根据美国设计师介绍:该建筑是按照自行车轮的原理建造,采用圆形双层悬索结构,中间是一圆形的箍,以便拉住向四周辐射的悬索。自然光从轮轴(园箍)处投射下来,照亮了位于展馆正中的圆形喷水池,水池的周围保留着原来的自然树木。水光呼应,效果十分理想。

  苏联馆是一座占地面积达22000平方米的巨大的平行管子建筑,长度为175米,宽度72米,高度22米。墙面和天花板都采用的玻璃。中心展馆是一座三层建筑,宽度有48米。根据规划世博会结束之后展馆将拆除运回苏联,因此它是一座可以拆卸、预制的建筑。建筑特点是没有基础,建筑悬挂在16座高塔上。支撑物以金属管子组合排列,并与金属桁架和钢索结合,设计非常新颖独特。在现场仅一年多便施工完毕。苏联馆的展品在“和平和劳动”的主题下分为18个部分。艺术展厅展出了苏联当代的艺术作品;工业展厅中有数量众多的自动化机器,一台25立方米容量,臂长100米的可走动挖掘机模型,数字程控的机器。运输展厅有伏尔加汽车、TU-114和AN-10飞机;科学研究展厅里,展示了一艘宇宙飞行器模型,并描绘了国家火箭工程的发展过程。苏联展馆内展出了令本届世博会最轰动的展品:1957年10月上天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航天的成功不仅标志苏联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该馆还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厂的模型和一艘核破冰船的模型。根据专家的意见,电子方面有代表性的是无线电收音机、电子束管、闸流管。建设分馆通过模型描述了国家进行的住宅和城市建设的情况、全色相片、透视缩影等。会期参观苏联馆达到3000万人次,足以表明人们对苏联展馆的兴趣和热情,并能证明国家所取得的成功。

  英国馆由两座相联的建筑组成。体量和材质都给人以强大的冲击感,也令人想起1851年伦敦世博会著名的水晶宫。展品既有皇家钻石、古老的伦敦市长印章、城市的钥匙和节杖等文物,也有现代科技的成果:最新的涡轮——喷气客机、一颗人工心脏等。

  瑞士馆以“大小诸事都要精细严密”的思路,展品从精确到微米级精度的巨型涡轮叶片到传统工艺手表,无不表现了其国民对待一切的独特主题。

  梵蒂冈馆成为国际馆中最高的建筑,三尖顶建筑的正上方有一个金光灿灿的十字架,柔美的钟声陪伴着游客进入展馆,在梵蒂冈教堂展区内,甚至有牧师可以为游客举行婚礼。

  飞利浦公司展馆由著名建筑师李克普塞尔(Le Cobusier)设计,引起了公众的特别注意和轰动。展馆的外形如一顶帐篷覆盖在地面上,形如一顶奇形怪状的帐篷挑起三个尖尖的顶端。建筑物由12个双曲抛物面构成,每个双曲抛物面都相互交叠,并由框架的拱肋支撑。银色的展馆的外面由池塘环绕,环形池塘上架小桥供参观者进出。展馆里面一部电影向两个方向播放,300个扬声器产生的立体音乐和水面的影象辉映给人视觉、听觉强大的冲击。色彩、音乐、形象语言形成一体,菲利普公司以电器产品演绎了艺术新的形式,也为未来展览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对环境体验、心理体验进行了实验,更为日后的多屏幕电影、幻灯片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早期雏形。    

原子球遥望百年宫

  世博会的后续与效应

  布鲁塞尔世博会1958年4月17日世博会正式开幕,1958年10月19日闭幕,共有5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其中有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和欧洲煤炭和钢铁联合会等著名的国际组织。参观人次达到4145万。共投资25亿比利时法郎。主办者实现了其初衷:世博会在人道主义领域里迈出了一大步。

  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园区整个展览场地由布鲁塞尔市政府买下,大部分建筑被拆除,场地也进行了调整,世博会的标志建筑原子球被完整地保留。原子球不仅是1958年世博会的标志,如今也成了比利时国家形象的标志。

  比利时通过世博会大大提升了国家和城市的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首都”和布鲁塞尔也应众多的国际组织在此办公而成为一个著名的国际城市。

  在原子球内电影院中,至今仍在放映一部原子球建造与世博会历史的记录片,泛黄的影片记载着原子球建设的每一步脚印。虽然从今天的眼光看,原子球工程制造工艺已经落后。但是看到工人们在风里雨里通过一片片,一根根金属拼接起的原子球,人们仍会激动不已,原子球记载了20世纪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

  如今原子球仍屹立在海色尔公园,50年的风雨黯淡了它金属的光泽,但原子球建筑仍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的思想内涵,它对世人的醒警,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它至今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发展前进的主题。

  原子球彰显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芒将永远伴随人类的未来。

责编:吴菁 来源:腾讯世博

世博速览更多>>

1.jpg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