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 门庭婷)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了10次。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产业需求也随之爆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可达13万亿元。

楼市之声 为公众而来

十万亿市场,叠加各种政策红利,令各路资本蠢蠢欲动。多家房企早已涉足养老产业,并推出了自己的养老地产品牌,诸如龙湖的椿山万树、万科的随园、保利的和熹会、远洋的椿萱茂等。

不过,虽然大部分房企并未披露相关业务的具体收益,但据养老行业从业者介绍,目前多数养老地产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个“夕阳中的朝阳产业”,房企所遇到的痛点,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养老产业的发展困境。

为寻找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房企们正在开启新的探索,智慧养老就是其中一个方向。远洋椿萱茂推出的养老信息化平台Wecaring系统和“我的椿萱茂”APP、万科随园的V-Care智慧照护平台等,主要功能中就包括对居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健康状况进行智慧监测,家人可以随时查看老人健康信息,了解老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生活状态,让长辈安心、家属放心。

保利发展旗下的保利健投自主研发了“和熹LIFE”大数据平台,通过AI监测,在不进入老人房间的前提下,就可以实现体征预警、尿量预警、健康检测、服务呼叫、突发状况预判等服务。这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效率,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等问题。

而智慧养老更大的舞台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今年2月,北京市政府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开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并点名将在首开、万科、天恒、远洋等公司旗下的物业养老服务企业开展试点。

因为养老院床位供给不足、家庭经济压力以及传统观念等原因,居家和社区养老仍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相关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在这方面,房企除了智慧养老外,也在进行一些新探索,比如对社区软硬件进行适老化改造,龙湖、保利等企业还推出了自己的社区嵌入型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健康管理、上门服务或者日托养老等多种业务,为社区和居家养老提供专业化辅助。

投资与收益的不匹配是困扰房企发展养老产业的一大难题。为减轻资金压力,“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开始盛行。位于北京房山的随园养老中心就是一个大体量的“公建民营”项目,万科拥有其30年的运营权,卸下了重资产的“包袱”,该项目投运一年后,在运营层面基本实现了盈亏持平。

公募REITs也是房企解决养老产业资金瓶颈的一个新尝试。2017年10月,保利地产完成国内首单房企租赁住房REITs发行,健康养老物业也包括在其资产包中。保利地产前董事长宋广菊曾表示,这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次有健康养老用途的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

养老问题作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民生大事之一,也已经成为龙头企业竞争的新赛道。相信房企在这条赛道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不仅可以为自身成长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老有所养”的社会愿景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收看本期楼市之声,了解更多,请关注下期节目……

编辑:安垚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