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0月22日消息(记者汪晓青)10月22日,青海省艺术创作工作座谈会召开,全面回顾了青海省艺术创作工作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艺术创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座谈会现场(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

近年来,青海省艺术创作工作立足省情实际,挖掘本土资源,与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发扬新青海精神相融合,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舞台艺术精品佳作。

国有文艺院团共创作大型剧(节)目26部,中小型剧(节)目200余个。特别是近两年,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平弦花儿剧《绣河湟》、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生如夏花》、藏戏《意卓拉姆》、秦腔《尕布龙》、民族舞剧《永远的长征》等一批艺术精品搬上舞台,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国有文艺院团演出总场次6042场,观众人数近千万,下乡下基层演出2756场。专业文艺院团积极参与“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基层院团网络会演”“黄河九省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青海人游青海”“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晚会》《向祖国致敬·为援青礼赞——对口援青10周年文艺晚会》《大美青海·丝路之光》等剧(节)目的演出,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群体的需求。同时,青海省优秀文艺节目赴老挝、巴基斯坦、韩国、意大利、越南、蒙古、坦桑尼亚、西班牙等国家开展对外文化旅游推介交流演出,进一步扩大了青海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参与建党百年展演巡演的8个国有文艺院团和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代表领取演出补助(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

“十四五”时期是青海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持续推进“一优两高”,在新的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表示,青海文化资源丰富,昆仑文化、江河文化、河湟文化、格萨尔文化交相辉映,喇家遗址、柳湾彩陶、小柴旦遗址等远古文化遗迹遍布全省,尕布龙、廉福章等先进人物事迹数不胜数。广大青海文艺工作者要立足青海现实,植根青海大地,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底蕴,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把当代青海的发展进步和当代青海人的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激发青海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据悉,“十四五”时期,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实施新时代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实施好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文艺评论工作和舞台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推进艺术创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