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风箱

2017-11-10 00:35:00来源:央广网

  作者:谢庆富    

  前几天,中秋节,正是团圆的时刻。一家人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了已经去世十八年的奶奶。提到奶奶,我就不由想起小时候和奶奶一起拉风箱的日子。

  讲小时候的人和事,一定要说家乡的名字。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一个叫屠园的偏僻乡镇,记录了我所有的童年美好时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苏北人家,日子过得很艰难,饭菜别说吃得好,连吃得饱都奢侈。但于我而言,因为有了风箱作伴,简单的饭菜似乎有了别样的风味。

(作者供图)

  小时候,家里的灶台边有只风箱,做饭的时候拉起它,“唿嗒唿嗒”声就响起来,灶膛里的火也随着旺起来。风箱实质上是个活塞式鼓风器。它的两端各设一个进风口,口上设有活瓣。箱侧设有一风道,风道侧端各设一个出风口,口上亦置有活瓣。通过伸出箱外的拉杆,驱动活塞往复运动,促使活瓣一启一闭,以达到鼓风的目的。

  以前,在家务劳作中,风箱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一日三餐拉个没完没了,耳朵里充满了拉风箱的声音。每当奶奶在灶前烧火,我就上去凑热闹,双手抓住把柄,使劲拉风箱,看灶膛里的火苗忽闪忽闪地摆动。事实上,拉风箱不但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小孩子家是拉不起来的。那些经验老道的家庭主妇,拉起风箱来,唿嗒唿嗒声十分有节奏感。灶膛里的火苗也很听话,让它大就大,让它小就小。如果是个体弱的老太太拉风箱,那声音听起来就有一嗒没一嗒的,灶火肯定不会旺;如果是个急噪的小媳妇拉风箱,那声音听起来密密疏疏,火苗则慌慌张张没头没脑地扑出来,让锅里的饭菜泡汤。

  灶膛里的燃料一般是玉米瓤,均匀地铺在用几根铁棍做成的炉壁上。等点着了火,风箱就开始工作了。不紧不慢,悠闲自在的唿嗒唿嗒声把燃料充分燃尽。如果玉米瓤不够用,就要烧玉米秸秆、麦秸秆和一些我们在田野里割来的晒干的杂草。这些东西烧得快,放进灶膛里一会儿就烧完了,而且提供的热量也不足,大家都不喜欢。所以玉米瓤是很宝贵的燃料,不仅用来烧饭,在冬天,那些没有燃尽的玉米瓤会被倒进用泥砌成的火盆里供我们取暖。大铁锅在风箱的帮忙下烧饭、炒菜,还要煮猪食,也是蛮拼的。那个时候,庄子上的每家每户都有一只风箱,每一家都承蒙风箱的照顾才在那物质贫瘠的年代,得以精神上滋润地过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家的土坯墙换成了砖墙,灶台也重新搭了。虽然厨房的一角摆了煤气罐和煤气灶,但是平常做饭,土灶仍然是主力。只是这个时候,燃料不再是玉米瓤唱主角,而是以干树枝为主了。那陪伴我们很久的老伙计——风箱,被放在了杂物间一角,光荣退休了。1999年的夏天,九十高龄的奶奶去世了。那个夏天,是我最难过的夏天。

  2008年,而立之年的我,在镇区买了房子。家在五楼,做饭先是用液化气,气用完了把罐子拿到气站充,很方便。后来小区通了天然气,做饭更方便了。吃饭的时候,偶尔会想起以前的灶台和那“唿嗒唿嗒”响的风箱,还有那些拉风箱的人。家里有三个房间,面积不小,但我并没有给风箱留个位置。

  我是个念旧的人。家里虽然没有风箱,但在乡里筹建的“乡情馆”里,有风箱的位置。等“乡情馆”建设完毕,我会经常带上我才读小学的孩子,去看他从来没看过也没听过的风箱——我们一起,回忆历史,感恩现在,畅想未来。

编辑: 巩盼东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风箱

小时候,家里的灶台边有只风箱,做饭的时候拉起它,“唿嗒唿嗒”声就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