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胡修斌:我国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建设存在“四个不足”

2017-03-09 14:1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 今天(9日)中午,全国人大代表、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胡修斌做客中央台,解读国防和军队改革新动向。

  2017年,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国防交通法》正式颁布实施。胡修斌指出,强大的海上战略投送能力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基石,是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重要支撑,是保障近海远洋作战的重要手段。加强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建设,对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利益拓展延伸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国防交通法》正式颁布实施,为依法建设、依法动员、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推进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

  目前,我国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矛盾和问题?

  胡修斌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动员潜力发展迅速但可直接使用力量少。我国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达20万余艘,总吨位达544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达2800万载重吨,具备设计建造各型船舶能力。但有关以往法律没有民船贯彻国防要求的硬性规定,绝大部分民船建造时没有贯彻国防要求,能够直接动员使用的比较少。据初步统计,全国适合部队直接动员使用,执行海上投送和输送保障任务的船舶不足2000艘,仅占船舶总数的不足1%。

  二是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但配套政策制度还不完备。今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国防动员法》、《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等法规,去年,全国人大又表决通过了《国防交通法》,国防动员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但由于缺少系统配套的制度机制保障,法律法规落实还有很多不彻底、不到位的地方。如《国防交通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和个人建设或购置贯彻国防要求的民用运载工具,但税费减免、奖励补贴等鼓励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建设模式逐渐形成但整体建设效益还不够高。我国国防交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涵盖铁、公、水、空、邮五个行业的“三级五线”动员管理体制,但还未形成统一的组织领导、明晰的责任权利、稳定的制度架构和固定的力量编成,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多头管理、管用分析的体制,使政府和企业在建设运力和配套设施过程中,优先考虑商业发展,很少考虑军事需求。

  四是地方企业动员基础扎实但保障能力还有差距。我国国有大、中型海运企业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成熟的国防动员机制和完善的交通战备机构,参与国防工作热情高,具备开展民用运力动员工作的粮食基础。但目前,有关动员机制还不够完善、动员预案还不够完备、保障任务还不够明确,致使军民融合训练得不到有效落实,后备力量遂行任务能力得不到及时锻炼,保障能力与应急应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胡修斌;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