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看非遗”:采风行走进云南省博物馆_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进行时 > 图片报道

“在云南看非遗”:采风行走进云南省博物馆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工作人员为采风团讲解南诏历史(摄 吴海波)

  央广网昆明11月19日消息(记者 吴海波)云南素有“彩云之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诸多美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且多样,现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达107项。11月19日上午,“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云南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历史文化古镇官渡古镇南侧的云南省博物馆,亲身感受云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工作人员介绍,云南省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新馆于今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开放。目前,新馆有6个固定陈列展览和4个专题展览,馆内共收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700余件。博物馆主体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造型,取意于云南彝族传统民居“一颗印”,外部贯穿多层的长缝以及折面体造型,源自石林风化地貌特征。同时,外墙金属穿孔板,涂抹古铜色涂料,具有隔热效果,展现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地位。新馆目前有6个固定陈列展览和4个专题展览。

  采访团先后在《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展厅,欣赏了古滇国时期牛虎铜案等青铜器,观看到《南中称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展厅里,展示的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的爨体字。据工作人员解释,爨体字在中国书法字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被称为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在《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展厅,采访团领略到南诏大理的文化特色。《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展厅,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复原模型,再现出曾经的辉煌,带给采访团视觉震撼。杜文秀的龙袍、蔡锷的军服和指挥刀、聂耳的笛子等,在《风云百年——近现代时期的云南》展厅里展示。采访团部分成员还走进了滇越铁路火车车厢的复原模型里,感受当时的人文生活。

  本次活动系由国家网信办主办的“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行第二期,共有来自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环球网、搜狐网、凤凰网、京华时报、人民网地方站等网站记者、编辑,和微博名人黄胜友等参与。活动于11月16日在福州启动,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关注福建、云南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发展情况,展示“一带一路”深厚的文明和文化底蕴。

来源:央广网  编辑:吴海波作者:  日期: 2015-11-20 09:38:00
标签:云南;看非遗;云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