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分析评论 > 正文

“诺贝尔奖在中国将成常态”不过是“广告”

2013-10-01 13:04  来源:四川新闻网我要评论 

  滨兵(教师)

  “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们、‘小伙伴’们,大家好!”昨天,南京工业大学2013级6900名本科新生举行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工大校长黄维“高端洋气”的致辞引起热烈掌声。在谈及梦想时,黄维院士回应“钱学森之问”,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9月30日《 金陵晚报》)

  见过“吹牛”的,还真没有见吹这么大的。现在的中国好不容易出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10年后竟然获得诺贝尔奖会成常态,这是怎样的奇迹?诚然,十年的时间不算短,但对于获诺贝尔奖来说,时间却是太短暂了。

  “10年后诺贝尔奖在中国将成常态”,凭什么?诺贝尔奖,不是你想要就有的,要靠“成绩”说话的。可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成绩”?昨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去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世界均值的“表现不俗”论文占了近三成。中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与世界平均10.69的数字虽然还有不小差距。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论文越有价值,可这个却是与世界平均相差很远。至于科研经费被挪作它用,甚至连私人物件都在科研经费报销的“事故”更不鲜见。

  “10年后诺贝尔奖在中国将成常态”,虽然是个人之见,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说话不能那么离谱。即便是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的是励志的话,但也不能太背离常识。太空的话,太不着边际的“励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只会让学生觉得好假。一个大学校长都可以说如此荒唐的话,该校的教师岂非更要“大跃进”?

  不过,这位校长之所以“口吐狂言”,是有原因的。据了解,全程导师制、8年本硕博连读、全英文版教材、上课小班化……作为国家首批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高校之一,今年,南工大正式成立全国首个“2011学院”,从被录取的新生中“掐尖”130多人进入2011学院学习。据悉,“2011学院”将被打造成先进生物和化学制造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换言之,校长的豪言壮志就是因为有了尖子生,有了“2011学院”,换言之,获诺贝尔奖成为常态,靠的是该校的学生。显然,这只不过是为学校“打广告”罢了。话说得越狂,越能够吸引公众眼球,也就能够让学校出名。校长出此“主意”,实在是不高明的。有如此校长,好学生也有可能会被教“坏”的,还能期望获诺贝尔奖吗?(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李晓玉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