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要闻 > 正文

三代人的塞罕坝 52载的“守”与“斗”

2014-08-18 11:53  来源:长城网我要评论 

卫星遥感下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长城网 张欣 摄

  卫星遥感下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长城网 张欣 摄

  长城网承德8月15日电(记者 张欣)8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北行”采访团记者一行来到“千里松林”塞罕坝。在塞罕坝展览馆的参观结束后,记者们与林场优秀职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塞罕坝,一个离北京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的地方,构成了距京津最近、最关键的一道风沙屏障。今天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却是一片漫天黄沙、荒无人烟的荒漠。

  然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总能创造奇迹,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三代塞罕坝务林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用52年的时间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让沙漠成绿洲、变荒原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代表张利民。 长城网 张欣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代表张利民。 长城网 张文硕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林场厂长张利民今年40岁,来林场工作已有20年的时间。可以说,他见证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的历程。不善言谈的他,谈到在林场工作奋斗的经历时,却打开了话匣子。张利民的家住在围场,那时候,刚上班不久的他要看天回家,“那个时候我们只有在雨雪天气才能回一趟家,因为好天气要在林场防火。”据张利民回忆,当时林场离他家仅有21公里,但他骑摩托车就要走上3个小时,用他的话说,基本上一路都是靠着两只脚搭着地往前走,“当时的路都是土路,一过车就有车辙,冬天冻得地上坑坑洼洼,稍微一滑就容易摔倒。每次回到家脱鞋的时候,袜子已经完全冻住了。”而这些,对于那时的张利民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当时基本上大伙儿都是这样的状态,很多人都是几个月回不了一次家的。”

  今天,光环和荣誉笼罩下的塞罕坝人非但没有骄傲,反而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他们决心继承发扬“塞罕坝精神”,用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出新时期塞罕坝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关键词:塞罕坝,河北行,京津冀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高梦蝶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