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宁全力打好脱贫这场硬仗

2017-08-30 12: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宁8月30日消息 “我真想托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带个话,‘我们脱贫了,日子越过越好了,您就放心吧!’”这是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村民白来得说的心里话。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考察,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之策,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市委、市政府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狠抓落实,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努力践行“两个绝对”,带领全市人民发起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战。

  去年以来,西宁实现了80个贫困村退出、2.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8%下降至4.9%。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今年,西宁定下目标,确保完成100个贫困村退出、2.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全面完成了贫困人口核实核准、精准扶贫项目落实等工作,为全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把脱贫攻坚

  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我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全市人民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纳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总体布局,超强部署,超强推进。

  投入资金,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2016年至2017年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9.3亿元,整合各类资金34.8亿元。今年上半年,三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4.17亿元,通过发展壮大贫困村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补齐贫困村发展短板等举措,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全面动员,众志成城力拔穷根—

  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共主持市委常委会29次,研究部署脱贫攻坚议题36项,主持召开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18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批示46条。今年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5次,全面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年度计划、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核准、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全市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一千余名驻村干部,驻扎在全市每个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社会各界情系困难群众,热情帮扶伸出援手;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不等不靠,群情振奋奔小康……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何涛作为其中一名驻村干部,自2015年来到大通县新庄镇台其庄村,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技术指导蔬菜种植,带动48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两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台其庄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文化体育广场设施齐全,村道两旁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一排排温室大棚错落有致,贫困户的土坯房也焕然一新……

  扶贫先扶智,百余名科技工作者也汇入这支攻坚大军,以“三有、三包、三无”为举措,深入44个乡镇、113个贫困村、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专家扶贫行”活动,为推进富民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选派54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全市计划脱贫退出的100个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技术帮扶。开展了以协助编制一个产业扶贫规划、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一个信息畅通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科技扶贫行动,形成“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大家齐小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靶向攻坚,下绣花功

  季夏时节,在湟源县巴燕乡上浪湾村曾经的荒地上,举目四望,联排的农村新居一字排开,道路两旁的大红灯笼造型的路灯喜气洋洋。改建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远处广场上,村里的老百姓坐在一起沐浴着阳光,享受搬迁后新生活的喜悦。

  距离脱毒马铃薯成熟还有一个多月,寺寨乡铧尖村的乡亲们都在马铃薯地里忙碌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种薯成了致富的“小金豆”。

  ……

  贫困乡村发生的美丽蝶变,源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精细实施。

  ●精准扶贫的重点是帮扶产业。我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亿多元,扶持有劳动能力的5.7万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农牧产业发展按照川水现代都市农业、浅山精品农业、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的布局,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坚持因人因地分类施策,支持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在种植业方面,在发展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重点支持贫困农牧户和贫困村发展蔬菜、油料、中藏药材、饲草、苗木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在养殖业方面,支持牛羊繁育、奶牛养殖以及生猪、兔禽等养殖业发展,在扶贫地区建设生态牧场6个。通过种植黑金刚土豆和高寒燕麦,大通县多林镇户均增收5577元。宝库乡种植云杉9000多亩,全乡销售年收入达10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青林乡、朔北乡鼓励当地企业免费提供种苗,种植当归、冬花、板蓝根等20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逊让乡动员群众种植连片油菜1200亩,亩产350斤左右,户均增收1260元以上。新庄、塔尔等乡镇依托青海大学等优势科研资源,试种康乃馨等经济作物,推出新品种黄瓜等,实现规模化生产,签订农超对接供销协议,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特色产业项目全年共吸纳贫困户务工10余万人(次),户均增收近4200余元,产业增收已成为大通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分类施策。全方位、多维度的贫困治理在全省各个领域同步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心气。2016年,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将54户搬迁户原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由新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3000亩建立生态牧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村级产业发展。波航乡麻尼台村以“慢生活、家服务、趣体验”为特色,打造“民游、民食、民宿”乡村游,去年新村农家乐接待1.5万人次,农家客栈接待住宿5100人次,带动210人就业,实现创收100万元。日月藏族乡尕庄村、克素尔村依托109生态旅游线,建成了30间铺面的“锦绣丝绸”特色旅游产品展销大厅和600平方米的玉昆仑藏饰展销点,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直接受益农户70户,带动300人就业,户均增收1.5万元。易地搬迁与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了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

  今年上半年,我市18个村搬迁安置农户1432户495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31户1080人。截至6月底913户动工建房,开工率为64%。

  教育扶贫扶出新气象。构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保障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落实高等教育补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保证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大学生救助政策,按照《西宁市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对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中专院校实行学费、生活费全程资助,一本院校每人每年资助7000元,二、三本科院校每人每年资助6000元,大专、高职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将贫困学生纳入城镇低保,按月发放生活补助。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义务教育寄宿生“蛋奶工程”,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多渠道筹集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社保兜底织密保障网。全市实现农村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动态管理,今年上半年,已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金5068.34万元。

  【精彩述说】扶贫出实效,贫困群众展笑颜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了十多公里后,进入铧尖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卢言林站在自家地头,望着一道道黑色的地膜,想着再等上一个多月洋芋就成熟了的美景,他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脱贫再也不是遥不可及。

  今年66岁的卢言林是湟源县寺寨乡铧尖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因病致贫,常年患病的儿子,身患重病的妻子,让生活捉襟见肘。“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但我岁数也大了,体力跟不上,干不了重活,直到加入了村上的合作社,这日子才有了盼头!”卢言林所说的合作社就是村上成立的湟源华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村上的贫困户免费发放脱毒马铃薯种子、化肥,统一种、统一收,村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有保障的种植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

  过去一年,卢言林粗略算了算,仅来自洋芋的毛收入就有1万多元,再加上儿子平时打工1000元/月,一年下来收入有两万多元。如今,这样的好日子放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编辑: 周阳
关键词: 西宁;脱贫

西宁全力打好脱贫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