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产“巴掌宝宝”健康出院(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广州12月31日消息(记者周羽 通讯员伍晓丹 韩羽柔)12月28日,出生时仅565克的“巴掌宝宝”小欣欣经健康出院了!她各项指标良好,体重已经长到4.7千克。“此前还担心她要独自在医院跨年,这回可以安心带着宝宝回家迎新年了。”接她出院的爸爸妈妈看着怀中安睡的小欣欣,欣慰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盼。

  险:血小板太低,随时可能大出血

  7月3日,由于母亲较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仅25+4周的小欣欣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因胎龄过小,刚出生的她就出现了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在场早已提前做好准备的新生儿医护团队立即进行抢救。待情况稍稳定,她立即被转入珠江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当时的小欣欣体重仅565克,身长29厘米,比1个成年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为了全力救助这位早到的弱小天使,新生儿科迅速组建以科室主任王斌、护士长钟春霞为首的抢救与护理小组。彼时,小欣欣的器官远未发育成熟,缺乏来自母体的抗体,因此皮肤屏障功能以及对外界的抵抗力都比较差,出生不久就合并了严重感染,右下肢瘀斑越来越重,血小板甚至直线下降至个位数(正常人约100-300个单位)。

  “血小板太低,最大的风险就是大出血。对于像小欣欣这样的超早产儿,一旦大出血,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王斌表示。面对危急情况,抢救小组迅速调整治疗方案,反复研究病情,并实行专人单间“一对一”隔离护理等措施。在专门的单间里,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日夜轮班呵护着这个小生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欣欣的感染逐渐得到控制,血小板稳步上升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超早产“巴掌宝宝”健康出院(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难: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难撤呼吸机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小欣欣顺利闯过了循环、感染、营养、神经损伤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呼吸问题始终难以改善,呼吸机很难撤下来,需要反复的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才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她合并了重度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珠江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提张丽娟表示,“这个病是早产儿救治的瓶颈问题,对于小欣欣这种超早产儿,发病率高达23%-26%,是导致早产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因素”。对此,抢救小组持续调整治疗方案,把治疗重心放在营养、肺发育的改善等方面,新生儿科康复治疗师定期辅助小欣欣进行肺功能康复。

  经过耐心细致的治疗,小欣欣终于在11月16日完全脱离机器,恢复了自主呼吸。

  暖:妈妈到患儿身边开展“家庭式护理”

  温箱里的小欣欣一天天长大,经常睁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个自出生以来就从未离开的病房和照顾她的医护叔叔阿姨。然而,她还从未像别的孩子一样,感受到母亲的怀抱。当她情况逐渐平稳,在住院后期,新生儿科主任王斌提出让妈妈来到孩子身边,和医护人员一起进行“家庭式护理”。

  据了解,“家庭式护理”为珠江医院新生儿科针对早产儿、喂养困难等类型的小患儿开展的特色服务,打破了以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封闭式管理的模式,采用“病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家庭”相融合的人性化服务,既能增进母婴感情的交流,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另一方面,母亲也可以尽早学习、实践更多早产儿的相关护理知识,为孩子出院后更好的家庭照护打下基础。

  做好了相关的防疫措施,新生儿科将欣欣妈妈安排在专门的陪护区域,由专业人员为她做全面的院感培训,并手把手指导接触宝宝前的全面洗消、相关的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如何进行更好的亲子互动等等。

  “此前在家里,每次想着宝宝一个人待在病房,我们看不见又帮不上忙,总是很担心很慌张。能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近距离地照顾她,特别安心,出院回家也更有底气了。”欣欣妈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