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9月17日消息(记者陈鸿燕)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红河州陶茶居紫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田静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以正规人才培养方式阻断非遗技艺流失,也为传承人在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弟子奠定基础。”

  田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首席技师。回到家乡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陶茶居紫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田静是一群年轻人的师父。她手把手带着年轻人从拉坯、修坯、素坯描画,刻模……一步一步学习紫陶108道技艺。

  田静说自己成效就喜欢玩泥巴,1998年,十五、六岁的田静去了在当地闻名遐迩的碗窑村拜师学艺,跟着师父学习紫陶108道匠心技艺。2005年,田静终于有了自己以制作茶具为主的“陶茶居工作室”。她从一家专业作坊做起,把公司发展成为建水紫陶行业的龙头企业,从传统手工制泥、手工成器,到传统龙窑烧制,拥有着建水紫陶最完整的传统制陶工艺体系。

  从2009年起,田静开始尝试带徒弟,但头一道难题就是“招不到徒弟”。“前期基本上天天在学习揉泥,学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学员往往坚持不了几天就跑了。”田静也理解,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员,有着现实的、亟待解决的经济困难,很难长时间安心学习。但她始终坚信:“农村孩子,只要能吃苦,一定可以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只是免费教却没有人学,给钱行么?于是,田静跟学员商量:到工坊学手艺,实在不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学员,每天给30块钱的补助。等学会了,就可以转成学徒工,发学徒工工资。“比如刻填技艺40元一天;刻得好了,一天60元、80元、100元……现在都有200元一天的学徒工。”有收入就有动力!

  108道紫陶制作技艺,要想全部掌握至少要10年的功底,但是先学部分技能就可以先以此谋生。“刻填”就是紫陶制作中一项很适合女孩子的技艺,学起来并不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她将这些年习得的经验技能毫无保留传授给自己的学员们,引领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发展。她认为,“非遗传承不仅能带动一个行业,更能帮助年轻人掌握一门技艺,尤其是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就业创业。”

  田静认为,非遗传承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由此导致非遗技艺传承的流失与非遗传承人的后继乏力。非遗文化离不开保护和传承。首先是保护,每个非遗项目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沉下心对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技艺做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二是传承,传承人最大的责任就是把技艺传下去,特别是对青年的传承;三是市场,很多非遗技艺在历史上就是当地的生活用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非遗传承在保持传统的技艺传承上,不能埋在土里,或供于高堂,还应该对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四是今天的时代对非遗技艺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对科技的应用还是远远不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

  20岁出头的杨雪林就是她的一名弟子。2014年,杨雪林初中毕业后进入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习工艺美术,开始接触紫陶。杨雪林说,“学校里学了几年制作工序,打了些基础,可还想找大师再学学,希望自己做出精美的紫陶产品。”2018年9月,学校引荐下,杨雪林拜田静为师。按田静自己定的规矩,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免费在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学习。勤学苦练让杨雪林有了回报,2019年毕业后,他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学校聘为老师,负责教学生们紫陶制作技艺中的刻填工艺。不但掌握了一门看家手艺,而且还像师父一样带徒弟,杨雪林觉得过得很有尊严:“现在我每个月的课时费加上在外面偶尔接单,收入有4000多元,爸妈也替我高兴。”

  2006年以来,田静带出的徒弟有400多紫陶手艺人,技能培训农村青年妇女500多人,每年帮扶贫困妇女不少于50名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如今,一些优秀的学徒已走出公司自主创业,一些原本文化水平不高、就业困难的农村青年,凭借细致的手艺,获得了不错的工作,在社会上也有了竞争力。田静说,这些徒弟学成之后就像一个个分裂出去的细胞,“因为紫陶制作技艺复杂,他们往往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组成大大小小的工坊,就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紫陶制作及相关产业中了。”

  鉴于此,田静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由人社部门牵头,文旅部门、教育部门协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共商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事宜,形成可供借鉴参考并具有普适性的实施方案;初期先行选取一批职业院校作为试点,逐步普及。由职业院校具体负责向省教育厅申报非遗专业,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以解决职业院校师资缺乏问题。2018年,为了更好开展紫陶技能传习工作,为行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她又依托公司成立了传授紫陶技艺的公益组织—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

  田静表示,职业院校传承非遗,首先解决了非遗技艺的常态化和普及化,其次让当地的年轻人能在职业院校中多一门可选择的专业。实现既以正规人才培养方式阻断非遗技艺流失,又为传承人在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弟子奠定基础,探寻非遗社会化传承和非遗传承双重路径。“不仅是脱贫攻坚,未来我会培养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力量,带动农村变美、村民致富。同时传承非遗精神,探索完善非遗保护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