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5月7日消息(记者廉军 彭照)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的中南部贫困山区,克服疫情影响,全力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有200多家贫困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已吸纳农村劳动力6000多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就业2000多人。

生产口罩的扶贫车间(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记者近日来到固原市贤伦服饰公司的扶贫车间采访,公司法人郑贤伦表示,公司加工服装车间这几年用工一直稳定在400人左右,每年支付工人工资都在上千万元,从来没有拖欠过。在车间里记者了解到,工人基本上都是家在附近的农村妇女,年龄从18岁到50多岁都有,月收入平均3000多元,最高的拿到8000多元。几位工人都表示在家门口务工可以兼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生产包具的扶贫车间(央广网记者 彭照 摄)

  为防止因疫情返贫致贫,固原市全面展开就业帮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打造就业扶贫基地53个,推动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近160个,重点发展技能要求低、简单易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近4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00人。原州区建成各类扶贫车间33个,带动了2000余名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800多人,目前90%以上的扶贫车间已经恢复正常生产。

扶贫车间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彭照 摄)

  扶贫车间离不开政府优惠政策和大力扶持。记者在泾源县采访时了解到,县政府对自建扶贫车间运营的企业,每培训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并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一次性按每人1000元奖励给企业;对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兴建或承包经营扶贫车间可享受3年免息扶贫金融贷款20万元。全县已建起扶贫车间33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00人以上,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记者在泾源县的泉祥户外纺织品公司了解到,公司前身是福建厦门一家纺织企业,响应闽宁合作政策2019年整体搬迁到泾源。主要生产背包、学生包、手提包、旅行包、军用包等产品。自2月26日实现复工复产,公司设有3个扶贫车间和1个口罩加工厂,总用工五、六百人,解决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四百人。

  公司负责人黄水海告诉记者:“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泾源县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都特别大,我有信心把公司做好,将规模壮大起来,争取吸纳更多的当地农民就业。”

泾源县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香水镇大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个扶贫车间做工,丈夫因患病无法干重活,女儿上大学,还有一个念初中的儿子和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养家糊口的重任就落在了40岁的马秀英肩头。已成为熟练合包工的马秀英每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工资,她告诉记者说:“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我非常满意。离家也不远,每天可以走路上下班,方便我照顾家人。”

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