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定日4月29日消息(记者罗布次仁 德庆白珍 普布次仁 见习记者卜鹏 王宇)定日县位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中断北麓,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便矗立在其境内。“定日洛谐”是流传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传统的“洛谐”正以前所未所有的速度传承和发扬。

  定日县协格尔镇曲下村村委会大院内,十几位村民正围成一个圆圈,随着六弦琴、三弦胡结合着传统藏式击鼓的伴奏,踏出时快时慢的舞步。欧珠站在中央,把要领一一演示给村民。作为“洛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培训是他的日常。

  他说:“我们定日县民间艺术团成立已有6年,我们主要学习传承的就是定日的‘洛谐’,像市里的珠峰文化节或者定日县里的节庆活动,我们的演出老百姓非常欢迎。像以前“洛谐”传承人只有两个,现在我自己的学生就有近三十人,老百姓参与演出一方面也能传承,另一方面他们也有相应的酬劳,现在大伙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高。”

  “定日洛谐”正是当地群众在同自然抗争的生产实际中创造和编织出来的优秀歌舞文化,是定日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洛谐”即指“堆谐”的南派,一种藏式踢踏舞。它以扎念琴、藏式三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是一种自弹、自唱、自跳的综合舞蹈艺术,曲调深厚淳朴、舞步欢快多变。

  2012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定日县艺术团,特批85万元成立了“洛谐”非遗传习室。如今13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也已全部建成落地,开展文艺创造、传承“洛谐”等活动奠定了基础。

  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的出台,给欧珠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动力。十几年来,欧珠奔赴定日县13个乡镇,采访收集大量“洛谐”的历史渊源及歌词,为形成“洛谐”歌舞文化书籍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并主动到县艺术团、乡镇民间文艺团体和学校教授“洛谐”。目前,定日全县青少年中接近65%的学员会弹拉出一至两首“洛谐”歌舞。

  2020年,西藏文化部门继续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戏曲进乡村”并为每个行政村解决5万元工资性经费,组建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助力优秀文化在基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