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28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雷婷婷 周志萍)辽阔的青海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活跃的舞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格萨尔文化……在这里交流共融,青绣、皮影戏、热贡艺术……在青海孕育成长,撒拉家宴、青海“老八盘”等特色美食在这里发扬光大。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高原多元文化,成为大美青海向世界展示的魅力“名片”。

  “青绣”是青海刺绣艺术的统称,是青海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分布在河湟地区,辐射海北、海西、黄南等地。经过多年的保护传承实践,互助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等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些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的绣娘们正在绣制一批围巾,这批围巾将于11月底发往俄罗斯。

  绣娘席金花告诉记者:“原来我们绣的是这种太阳花,绣满的话太慢,现在创新出来了这个花,里面又空又好看,做起来也不费事。”

  青绣针法繁多,有平绣、锁绣、拉绣、挂绣、丝带绣等十几种绣法。席金花绣的是土族盘绣,图案是土族最具代表性的太阳花,寓意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将传统的满绣太阳花改良成镂空绣,绣在围巾或其他物件上,视觉上耳目一新,也更具时尚元素。

  “青绣”门类众多,题材丰富,用途广泛,已不再拘泥于装饰类、礼仪类用途,而向实用类、服饰类、家居类逐渐拓展。在素隆姑刺绣公司工作室,就可以看到诸如大衣、背包、抱枕、拖鞋等带有青绣元素的日用产品。

  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表示:“不断创新与更新,将青绣的文化传统运用到时尚的领域,品牌的创新和更新,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青海“青绣”的文化,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非遗文化,对非遗文化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广。”

  从彩虹故乡到老爷山下,皮影戏在这里生根发芽。皮影和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通皮影”。一块白布就是舞台,灯光亮、锣鼓响,人物一一登场,借灯取影诉人生。2008年,大通皮影作为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来的传承保护,已有120多位皮影艺人为这门艺术执着坚守,辗转在乡村田野,不断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金色谷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热贡艺术”成为这里的文化“名片”,其中主要包含唐卡、雕塑和建筑艺术。从15世纪起,唐卡艺术就在同仁县隆务河流域兴盛起来,经过多年传承保护,2009年列入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现在,已成为跳跃在“笔尖”上的文旅品牌,蜚声国内外。

  穿过金色谷地一路向南,围绕着阿尼玛卿雪山,英雄的格萨尔在这里龙吟虎啸。格萨尔王史诗, 是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由藏族说唱艺人吟唱传播。在三江源,它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传承着藏族古老的文化艺术传统,闪烁着藏族人民传统伦理、教育、文化和审美的璀璨光芒,与壮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深入人心。

  在青海,深入人心的还有独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老八盘”算得上是青海人在家中待客的高规格宴席,酸辣里脊、青海三烧、酥合丸等构成了“老八盘”的鲜香四溢;鲜香的馓子、油饼、糖包、手抓、碗菜……则把撒拉家宴的饮食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味道充满了青海人对美好日子的祈愿。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吕霞说:“青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各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青海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艺,是他们才情和智慧的生动体现,青海文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