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青海:集团化办学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8-12-11 08:5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宁12月11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倪燕 周志萍)青海省积极探索创建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名校主导、捆绑发展”为原则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在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记者观摩了一堂正在进行的英语课,同学们以圆桌形式围坐在一起,参与互动着课堂上的内容,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堂课是集团总校的“名师课堂”教师进行教学的。

  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西宁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6年底,西宁市第七中学、胜利路小学、五四大街小学、湟源县和平中心小学,湟源县东峡乡中心学校组成了以西宁市第七中学为龙头的城乡教育集团,集中帮扶湟源县和平乡和东峡乡中心学校,及下属五所小学。这些学校地点分散,师资力量薄弱,结构性缺编严重,教学教研活动困难重重。西宁市第七中学教学集团认为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帮扶学校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滕绍华是西宁市第七中学英语课程名师,通过集团校名师课堂的增设,滕老师不仅在七中本校上课,还走向湟源县帮扶学校的讲台:“在帮扶过程中,首先我们在课程设计理念方面考虑到了办学理念。我们开发了‘五分钟的课堂活动’,针对每个环节,我们都设计了很多活动。我希望我们的课程设计,跟七中是同步的。”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积极吸纳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是西宁市第七中学教学集团的工作重点,通过系统的传帮带,让乡村中青年教师成为乡村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中心学校教师谭雪花说:“向一些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班主任去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管理班级的经验,然后把这些经验带到我们当地的学校去。因材施教,运用到我们当地的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是管理当中去。”

  西宁市第七中学教师张福生说:“在支教期间跟湟源县和平中学的老师们一块儿共同努力,积极的推动这集团化办学,与支教学校的老师建了两所物理实验室,一个是电学实验室,一个是力学实验室。”

  为了更好的让乡村学校孩子享受教育资源,西宁市第七中学集团校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实施“同步课堂”教学教研工作。通过“同步课堂”课例集以及网络“同步课堂”资源库的使用。有效解决教育薄弱地区长期存在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实现备课、教研、教学融合贯通的教学模式。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来自城市优秀教师的同步授课,让偏远学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教务主任郭振明说:“通过录播课这种形式,使我们的学生获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跟岗研修,教师的交流指教我们的老师可以在城区学校得到发展和培养。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考和7、8年级全县统考当中,我们的成绩可以说是名列前茅。”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经过两年多努力,集团五校之间相互实现了远程授课和各类线上教育教学互动,学校精神文化、课程建设、教师交流及学校特色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乡村学校教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西宁市七中校长朱永才表示:“我们以课题的方式来进行推进,从科学性、规范性、成果性、过程性方面做得更加完善,所以说我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乡村学校全面成长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课题上我们有十个子课题来作为支撑,方方面面全面的帮扶我们乡村学校整个的全面成长。”

编辑: 郑皓月

青海:集团化办学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青海省积极探索创建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名校主导、捆绑发展”为原则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