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关中汉子红岩壁上凿“蟠龙”

2017-07-03 18: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安7月3日消息(记者刘涛2 通讯员韩勤 韩正阳)七月的綦江绿荫葱葱,竹海,令人心驰神往;放眼望去,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一座座陡峭的山壁上,令人望而生畏。一群来自中铁七局西安公司的建设者们他们坚忍不拔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持续开拓着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的交通要道,为及早给祖国大西南的人民提供足够的电力保障无私奉献着……

  “难”不畏难

  两年前,重庆蟠龙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从那个时候起,中铁七局西安公司的建设者们就和这里“卯上了劲”。地形高差大,小曲线半径,材料运输困难,加之多降水,没电,没网、没手机信号……在大江南北建设过不少铁路、公路、桥梁的建设者们在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地人常以“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来“自嘲”这里的环境。上库与下库施工区直线距离仅有1.7公里,高差却达到500米。“从上库区到下库区开车需要三小时,还需绕行贵州。”项目经理郭东坦言,“每次周(月)例会,往返就需要一天时间,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每周一下午两点钟,我们都会准时出发,赶到项目部就到饭点了,返回下库区都到凌晨一两点了。”石铁臣补充道,“走山路是非常操心的,但这已经是捷径了。”

  现有道路无法满足大型机械设备和材料运输,严重影响着工期。“想要把工程干好,首先任务就是修路。”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项目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修路上。大型机械上不去,工人们就一锤一镐的往下砸,遇有崖壁的地方,工人就用绳子悬吊半空打炮眼……工人三班倒,工地连轴转,上、下同施工,5米,10米,50米……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近30公里的道路终于修通了。泥石流、滑坡、塌方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郭东介绍到。

  路的问题解决了,可最大的问题还是“路”。“山高、坡陡、弯急。整个便道平均坡度都在10%,个别地段可达20%,回头弯随处可见……道路交通算是这个项目最大的安全风险了。”项目安全总监张银龙说,“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我们在30公里的道路外侧设置高强度波形护栏,增加防护网,尤其在坡陡急转弯的地方设置防撞墙,避车道,有效避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

  “去年185天都在下雨,这不,10天前的雨今天才刚刚停下来。”项目书记东琛苦笑道,“我们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出渣、喷浆、开挖、支护都要停工的。”“为了减少降雨对工期的影响,我们积极寻求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了将原有的路基施工变更为隧道施工方案。经与设计的多次沟通,取得了设计的认可,这样既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降雨对施工的影响,又避免了交叉作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期。”项目总工马伟补充道。

  “重”不怕重

  “这个项目是公司首次挺进国网的一个项目,对于公司意义不凡,我们必须干好!”郭东在全员大会上再三叮嘱。“不管再苦再难,我们都要以必胜的信心,打胜这场硬仗!”东琛不时为干部职工加油鼓劲。

  项目部施工的7座隧道占到了线路总长的40.4%。曲线多,半径小,且存在扩大断面,对开挖支护及衬砌是个不小的考验。为避免因曲线矢高影响衬砌质量,项目部多次研讨,大胆提出了6+3(即6米和3米组合成9米台车)组合全液压衬砌钢模台车进行衬砌施工的方案。他们在曲线段拆掉3米面板转换成6米台车,在直线段装上3米面板变为9米台车,有效解决了小曲线半径施工的难题。他们还在台车中间横梁设置加宽段,满足了扩大断面衬砌需要。

  2号隧道出口位于主便道垂直方向170米的位置,仅4米宽的便道外侧又是百余米的深崖,站在此处不禁让人打个寒颤。“我们把整个作业面分了三层,下层机械能到达的就用机械施工,中、上层就需要‘蜘蛛人’打炮眼爆破施工,1300米迂回三层的便道整整修了8个月。”郭东介绍到。由于地质原因,前几次爆破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对地质和钻孔位置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员及时调整了爆破参数,现在基本上能够一次成型,避免了欠爆造成的二次返工。交叉作业面多,安全隐患大,爆破期间,项目部及时对爆破区域内的人员、设备清场,两端增设防护人员,严禁一切人员、车辆进入和通行,有效保证了爆破安全。

  针对隧道拱部以上锚杆钻孔角度难以保证的难题,项目部购置了专用锚杆钻机,实现了360度无死角钻孔,解决了钻孔角度的大难题。“这个‘大家伙’不仅大大提高了锚杆施工效率,而且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最关键是保证了我们的安全。”一位现场作业人员说道。

  项目施工区位于重庆市低山丘陵水文调蓄生态功能区内。分布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为此,项目部对每株珍稀植物挂牌保护,坚持定期向环境监理报告制度,对于红线范围内的珍稀植物,在环境监理的监督下移栽到指定地点,并指定专人看护,移栽的33珠红豆杉存活率100%。施工弃渣是生态区的主要污染物,项目部统一运至指定存渣场,及时做好挡护措施,并做好植被覆盖。对于施工用水的排放,项目部采用三级沉淀池过滤,取样检测合格后再排放。对于粉尘污染,项目部采取洒水降尘、湿式作业的方式,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力的环保措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

  “坚”不惧艰

  在这样高难度的工程建设中中铁七局西安公司的建设者们为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全优质建成重庆蟠龙电站项目,为企业增光添彩。

  在张保宪的脑海里这个工地的艰辛会让他终生难忘。当时,通往下库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更别说车辆进出了。“刚一到这儿,心凉了半截。”可想想,“我是一名老党员,谁走我都不能走!”那段时间,张保宪每天早晨7点钟背着干粮、矿泉水和技术人员沿途查看路况和地形,进一趟山就是三个小时。“山里手机没信号,只能靠对讲机,这都不算啥,材料进场是件头疼的事。人扛、马拉……能用的办法都用到了。”山里三天两头就会下雨,长时间潮湿的气候,让张保宪患上了风湿,严重的时候走起路来都吃力。“孩子成家立业了,现在老伴儿又在身边,我很满足也很知足,”张保宪面带微笑地说道。

  每天早上六点半,测量主管冯琳林就和他的“战友”抗着仪器箱,背上“百宝囊”,开始了一天的测量工作。由于施工现场点多线长,他们要乘车颠簸一个小时后,再徒步爬山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测量点。“这里的山路根本没有人走,草长的比人还高一头。”说起5号隧道测量时的情形冯琳林仍心有余悸。5号隧道开工在即,冯琳林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要在垂直70°,高差30米的山坡上确定洞口的位置。为了不耽误工期,冯琳林就和工友们一起用镰刀、斧子开路,扛着笨重的仪器半走半爬地向前进。眼看着测量点就到了,却发现前面是个断崖。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冯琳林只得寻求当地老乡的帮助。蚊虫叮咬、胳膊划伤是常有的事,酷热的夏季,汗水顺着脸颊流个不停,衣服湿得能拧出水……回到项目部经常是晚上七八点钟,冯琳林顾不上洗漱,及时将数据汇总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第一手依据。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中铁七局西安公司的建设者们正沿着古时采药者们开辟出的茶马古道攀岩前行,不断开拓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崭新道路……瞧,“百日大干促生产”劳动竞赛的号子已经响起,他们正撸起袖子全力以赴继续着最后的马拉松……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陕西

关中汉子红岩壁上凿“蟠龙”

七月的綦江绿荫葱葱,竹海幽幽,令人心驰神往;放眼望去,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一座座陡峭的山壁上,令人望而生畏。一群来自中铁七局西安公司的建设者们正以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持续开拓着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的交通要道,